在灯光炽热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现场,六名身材魁梧的澳洲消防员站在展位前边擦汗边微笑。

(图片来源:AFR)
身穿防火裤、贴身T恤,满脸笑容的他们吸引了大批人群,队伍从乳制品和维生素展区一直排到了葡萄酒馆。
不少中国女性手持2026年度《澳洲消防员慈善月历》排队索取签名,还有各展商代表争相将自家产品递到消防员手中合影留念。
过去几年,澳洲展馆的“明星”可能是袋鼠Ruby,如今却被这群意外走红的肌肉男“抢镜”。
他们把一个诞生于黄金海岸不起眼的慈善日历变成了一个全球现象,筹集了数百万澳元,并帮助澳洲产品进入了巨大的中国市场,无意中成为了澳洲最火的贸易文化大使。

(图片来源:AFR)
“这是我们见过最疯狂的人潮,”现年28岁、来自昆州Airlie Beach的消防员Paddy Stevenson一边签名一边说道,“我们这三天几乎一直都在笑。”
这场热潮的幕后推手是David Rogers,他是《澳洲消防员日历》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33年前,他在黄金海岸创办了这项业务。
当年,Rogers放弃了在澳洲内陆经营酒吧的混乱生活,转而踏上全球媒体巡演的闪光灯之路,他从未想过自己最终会打造出澳洲最意外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
上周六早上,澳洲日历在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的浏览量从5000暴增至1000万。
该日历诞生于1993年,当时一群昆州消防员为了参加“世界消防员运动会”,脱下制服拍摄了一组半裸月历,印了几千本筹款。

(图片来源:AFR)
如今,这一项目已变身为价值数百万澳元的全球慈善品牌。
在Rogers与其妻子Sherryn Hollioake的运营下,日历已为动物收容所、儿童医院与基层社区筹集超过350万澳元的善款,受益范围遍及香港、洛杉矶等城市。
“我们没想到会变成外交官,”Rogers笑说,“但我们确实可以在中国卖出很多日历,筹到大量善款,正如我们在其他市场证明过的那样。”
Rogers的职业生涯起点颇为特殊:20世纪90年代,他曾掌管昆州几个最“硬核”的矿区酒馆。“那时候场面一度失控,但你能迅速学会如何‘读懂人’。”
现在,这种本能现在被他用于甄选日历拍摄人员。“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崇拜的人其实是个混蛋,”他直言,“所以我们筛选得很严格。而且这些男生会互相监督,如果谁不合适,他们会告诉我。”
目前日历团队中最多只保留27名消防员“轮值”,每次出行通常为6至8人,跟随Rogers全球巡回,拍照、签名,同时协助推广澳洲品牌与慈善机构。
本次亮相进博会的团队已完成19天的亚洲宣传之旅。此前,他们与福克斯新闻、NBC、《人物》杂志、Hugo Boss等品牌合作,成为国际流行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澳洲符号”。
在上海现场,合影人潮一度引发轻微推搡,甚至需由中国警方介入维持秩序——不过,几分钟后,警察们也加入了“合影大军”。
消防员的招募方式包括线上申请与社交媒体推荐,但多数成员都是被Rogers或其他成员在Instagram上“相中”后亲自邀请。
“我朋友给我挖了个坑。”Stevenson笑说,“他把我的Instagram发给了他们,没几天我就接到了电话邀请。”
“如果他们觉得你笑容好、身材保持得不错,看起来又是个靠谱的人,你可能就会接到电话。”
来自墨尔本的36岁消防员Luke Francis补充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大家都愿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