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憋了很久,鼓起勇气给中国打了个电话,终于同意他访华了

  德国外长终于能访华了。

  根据中国外交部消息,11月3日,王毅外长应德国方面的请求,跟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了电话。这次通话的核心很简单:中方欢迎瓦德富尔在合适的时候访华。

  但通话里不只有 “同意访华” 这一件事。王毅外长还特意提了两点,态度很明确:第一,不能搞 “麦克风外交”,就是别当着媒体乱指责,说些不符合事实的话;第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人没资格插手。王毅外长还强调,中德得制定更稳定、更可持续的政策框架,保证两国关系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

  想想当时通话的场景,我们的王外长肯定是相当严肃,瓦德富尔能拨通这个电话,估计也鼓足了勇气。但说实在的,之前的麻烦,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前不久,瓦德富尔就宣布要访华了,结果临出发,德国外交部突然说行程推迟了。理由是 “暂时没法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

  路透社报道的时候提了一嘴,德国方面对这次推迟特别遗憾,还说 “中国在国际事务里影响力太大,德方特别希望访问能如期进行”。但德国媒体更直接,直接爆了个料:瓦德富尔之所以来不了,根本不是 “没安排会谈”,而是中国这边没人愿意见他。

  这话一出来,德国国内舆论直接炸了。为啥?因为瓦德富尔这次访华,本来还带着德国商界的代表团 。德国现在的制造业,早被稀土管制和能源危机搞得焦头烂额,商界盼着来中国谈合作,缓解困境。

  可瓦德富尔倒好,出发前就没闲着:一会儿乱评论台海问题,一会儿又指责中国 “影响全球秩序”。结果倒好,他自己的访问黄了,还把整个德国商界团队都拖下了水,人家想谈的合作也没法推进。

  事后瓦德富尔还嘴硬,说自己没做错。可尴尬的是,不管是德国总理,还是欧盟方面,甚至连特朗普,没一个人理他。说句实在的,当时那场面,他多少有点像个 “小丑”。

  可能有人会问,瓦德富尔当初为啥敢这么硬气?其实他心里早有 “小算盘”。据说他本来计划着,一到中国就提三个要求:第一,让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管制;第二,逼中国承诺 “台海不动武”;第三,施压中国,让中国去劝俄罗斯停战。

  大家想想,这三个要求哪一个合理?稀土是中国的资源,怎么出口、要不要管制,是中国自己的事;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轮不到德国指手画脚;俄乌冲突的来龙去脉很复杂,中国一直劝和促谈,哪轮得到德国来 “施压”?

  所以中国这边不给他安排会谈,其实是态度的体现:合作可以,但得相互尊重,不能你带着一堆不合理的要求来,还没见面就先指责。

  现在瓦德富尔终于争取到了 “适时访华” 的机会,估计也该明白:跟中国打交道,玩 “麦克风外交” 没用,提无理要求更行不通。中德都是大国,想好好合作,就得拿出诚意,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德国现在的处境其实挺难:能源紧张,制造业下滑,特别需要中国市场和资源。要是还像之前那样,一边想合作,一边又搞指责,那两国关系肯定走不远。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