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警告:贷款诈骗邮件席卷全美,数百万美国人已中招!

贷款诈骗是增长最快的短信诈骗形式之一,而且往往发生在人们经济最脆弱的时候。

你的手机收到了那条看似“天上掉馅饼”的短信吗?“您已获准 4 万美元贷款,点击查看”——这类贷款短信诈骗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也更难识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 2025 年 4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者在 2024 年因短信诈骗报告的损失达到 4.7 亿美元,是 2020 年的五倍多。

专家与受害者警告:这些骗局往往在人们最脆弱的时候出手,后果可能远超金钱损失,牵涉到身份被盗、银行账户被掏空,甚至有人被冒名贷款。

诈骗分子之所以偏爱贷款类短信,有三个关键原因:

1时机选择精准:通货膨胀、房租上涨、医疗账单与学生贷款等现实压力,使得“快速贷款”的诱惑力大幅提升。账单堆积时,人们更容易点击看似能立刻解决问题的链接。

2伪装更像“真”:早期诈骗短信常有语法错误和可疑网址,但如今诈骗信息愈加精致——骗子会伪造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的名称与标志,甚至完整复制正规条款与页面布局,借助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更具说服力的文案。

3利用公开与泄露的数据:骗子会把公共记录(如房地产抵押记录)与被盗的个人数据结合,制造“个性化”的贷款邀约,使受害者更易上当。

举例说明:如果公共记录显示某人去年通过 Rocket Mortgage 贷款 45 万美元,诈骗者可能发出“利率已降——可将您 45 万美元的贷款利率降至 5.2%”的短信,点开后便进入一个旨在窃取社会安全号码、驾照或银行凭证的钓鱼网站。

常见诈骗特征:收到就要警惕

识别贷款短信骗局的高危信号包括:

未经请求即收到写有“预先批准”的短信或电邮。

宣称“无需信用检查”“无需任何费用”——正规贷款通常会进行信用审查。

利率或批准额度“好到难以置信”,超出你实际信用水平应得范围。

使用“限时优惠”“必须立即行动”等紧迫施压手段。

在申请前就要求提供社会安全号码、银行登录信息或身份证照片等敏感信息。

短信内含有链接,且网址看似正规但细节不同(子域名、拼写差异或并非公司官网域名)。

实用自保清单:别点链接,自己核实

面对可疑贷款邀约,专家与消费者保护组织建议采取以下操作:

切勿点击短信或邮件内的链接。若要核实,直接在浏览器手动输入你信任的贷款机构官网地址或拨打其官网公布的客服电话。

启用并使用手机垃圾短信过滤器(iPhone 与 Android 均有相关设置)。

将可疑短信举报至 7726(在手机输入 “SPAM”),这会通知运营商并有助于屏蔽类似诈骗。

免费冻结信用记录,四大信用机构分别为 Equifax、Experian、TransUnion 与 Innovis(用户可分别申请冻结以防有人用你名义申请新信贷)。

当心“个性化”诈骗:如果短信内容用了你的姓名或贷款金额,也别放松警惕——这可能是骗子将公共记录与被盗数据拼凑出的“定制”诱饵。

对任何在短信中就要求银行登录凭证或一次性密码(OTP)的请求保持零容忍——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索要这些信息来“确认”账户。

许多人不知道,部分房产抵押贷款信息是公开可查的。例如,在某些房产列表网站(如 Homes.com)页面底部,用户可以看到与房屋相关的实际抵押贷款数据——包括贷款金额、贷款机构乃至部分支付信息。公开记录为透明交易和研究提供便利,但也给诈骗者提供了素材,使其能制造看似“官方”的再融资或贷款邀请。

若已中招该怎么办?

如果你或亲友误点并提交了敏感信息,应立即:

与银行联系,通知潜在欺诈并要求冻结受影响账户;

在四大信用机构处申请信用冻结或监控,并考虑设立欺诈警报(fraud alert);

更改所有相关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认证;

向 FTC 报告(IdentityTheft.gov)并保留所有通信记录;

如果有经济损失,向本地警方备案并保存证据(短信截图、网页截屏等)。

骗子会进化,我们也要进化

短信贷款骗局已从大量“撒网式”手法进化为更有针对性、由数据与技术驱动的攻击。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诱惑显得格外危险——任何“即时审批”“无需信用”“只需点一下”的承诺,都值得怀疑。

保持怀疑、采用简单的核验步骤、利用运营商与信用机构提供的防护工具,是保护个人财务与身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若不慎受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可把损失与后续风险降到最低。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