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多
300多年前,医学界就发现了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
不婚不育的修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异常地高。
墨尔本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肿瘤学专家Sherene Loi教授对此表示:
这引发了一个早期的猜测——生育和哺乳可能对女性具有保护作用,
而从未生育(即医学上所说的 “未产” )则是一种风险因素。
此后的研究逐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尽管背后的原因尚未完全厘清,科学界长期认为这主要与怀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有关。
但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生育和哺乳对女性免疫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项研究由Loi教授领导,
发现经历过生育和哺乳的女性,其乳腺组织中拥有更多“特殊化”的T细胞。
这是一种免疫细胞,能像当地守卫一样,随时准备攻击可能变异成癌细胞的异常组织。
Loi教授说:
怀孕和哺乳会在乳腺和全身留下长寿命的免疫记忆细胞,
这些细胞能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风险。
这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免疫系统与乳腺癌长期防护关系的理解。
乳腺癌是澳大利亚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整体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二。
而其中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较为侵袭性的亚型,通常更容易出现在年轻女性身上。
Loi教授指出:
如今越来越多女性推迟生育、减少哺乳次数,
这可能是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育与哺乳是否真能改变乳腺局部的免疫环境,
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260名接受乳房缩小或预防性切除手术女性的乳腺组织样本。
Loi教授说:
我们发现,那些有过生育经历的女性,其健康乳腺组织中含有更多T细胞。
而且这些T细胞的寿命非常长,
即使是在距离最后一次生育多年之后采集的样本中,它们依然存在。

随后,研究团队在小鼠中模拟了人类的生育与哺乳过程,设立了三组实验鼠:
未生育组、生育但未哺乳组,以及完成了28天哺乳和断奶周期的全程哺乳组。
然后把癌细胞植入它们的乳腺脂肪组织,
结果发现:
那些经历过完整哺乳过程的老鼠,其癌细胞生长显著减缓。
不仅肿瘤更小,而且肿瘤中充满T细胞,显示出明显的免疫激活反应。
为了确认是否T细胞本身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团队接着在哺乳组小鼠中人为剔除T细胞,
结果发现保护效应也随之消失,肿瘤生长速度与对照组几乎一致。
更令人惊讶的是:
这些免疫细胞并不只来源于乳腺局部,而是从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中动员而来。
也就是说,怀孕和哺乳改变的不只是乳腺局部免疫,而是整个身体的免疫系统。
为了验证实验室发现是否也适用于真实人群,
研究人员分析了两项涉及1000多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数据。
Loi教授说:
结果显示,曾经哺乳的女性比未哺乳者预后更好,
她们的肿瘤中也存在更多免疫细胞,说明身体对肿瘤有着持续的免疫应答。

早期研究表明:
每生育一个孩子,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大约下降7%。
而每累计哺乳五个月,风险可进一步下降2%。
不过Loi教授指出,这一保护机制并不简单。
例如女性在产后短期内,乳腺癌风险反而略有上升,但长期看却是下降的趋势。
另外,某些情况下,如果女性生育但未进行哺乳,
反而比从未生育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三阴性乳腺癌。
她举例说:
在美国的非裔女性中,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偏高,
这似乎与该群体平均育儿数量多但哺乳比例低有关。
换句话说,要想真正降低三阴性乳腺癌的风险,
仅仅生育还不够,还得结合哺乳才行。
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即更常见的类型),生育本身则有明确的风险降低效果。
总体来看,哺乳时间越长,乳腺癌风险越低。
六个月或更长是比较理想的,但就算达不到,也比完全不哺乳好。
莫纳什大学的免疫疗法专家Nicholas Huntington教授认为:
这项研究为科学界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它让我们更清楚知道,哪些免疫细胞类型、哪些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
是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重点关注。
不过他也指出:
该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三阴性乳腺癌,是否适用于其他乳腺癌类型还需进一步研究。

Loi教授也强调:
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求所有女性都去生孩子或哺乳。
不是每个女性都能或愿意生育和哺乳。
这项研究只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机制,
以便未来能为无法生育或哺乳的女性开发出新的免疫治疗或疫苗手段。
而且即使你哺乳了,也不是说就一定不会得乳腺癌。
这是一种 “人群层面” 的影响,而非个人的绝对保障。
在澳洲,目前已有一种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方案。
Loi教授认为:
未来的方向应不止于 “治疗” ,更要推进 “预防” 。
我们知道免疫疗法可以治疗癌症,但现在我们也可以尝试利用免疫机制来预防乳腺癌。
我们可以提倡哺乳来改善乳腺健康,
同时开发疫苗和免疫干预手段,模拟这种天然防护力。
防治并举,才是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