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中国父亲跨国看望女儿,却命丧海外......
新闻来源: 万事通
于 2025-10-26 12:10:11
大字阅读
分享
今年4月23日,对于居住在大巴黎瓦兹河谷省萨努瓦市(Sannois)的一个普通华人家庭而言,命运在这一天被彻底改写。
66岁的父亲Yue TAN从中国远赴法国,本打算在女儿Elsa家中暂住几日。
平日里,他总是早早就起床,然而那天直到十点,房间内依旧毫无动静。

Elsa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赶忙让儿子前去查看。
小男孩很快跑回,急匆匆地说:“爷爷躺在地上,看起来情况不太好。”
Elsa心急如焚地冲进房间,只见父亲倒在床边,眼神虽清醒,却无法言语,嘴巴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吃力地举起手,指向自己,似乎想要传达什么。
Elsa深知,这绝非普通的摔倒。父亲有心脏病史,还曾两次植入支架,情况危急,必须立刻寻求帮助。
Elsa首先拨打了18,这是法国消防员的紧急电话。在法国,消防员承担着多种紧急救援任务。

消防员了解情况后,迅速表示将立即派车,并建议她同时拨打15,联系法国医疗急救服务(SAMU),以便协调后续的医疗救治。
然而,拨给15的这通电话,却成为了这场悲剧的转折点。
电话那头,是一位女接线员。Elsa急切地描述着父亲的状况:“他倒在地上,说不了话,也动弹不得。”
可接线员的语气却显得极为不耐烦,态度令人难以接受:“他不能说话?你问问他叫什么名字!”
Elsa试图解释:“他现在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根本无法回答……”
话未说完,便被接线员打断,她的声音陡然提高:“现在就去问,女士!”
这质问来得莫名其妙,仿佛在责怪Elsa撒谎一般。几番沟通后,接线员终于弄清楚患者无法说话的事实。

紧接着,新一轮的质疑又接踵而至。接线员询问患者能否动弹,Elsa只能反复说明他无法动弹。
此时,接线员再次发火:“你刚刚不是说他动了,是想让你知道他哪里疼吗?那他到底是能动还是不能动?说清楚!”
随后,接线员开始发出指令,让患者指出疼痛部位,让他捏捏女儿的手,全然不顾Elsa之前描述的“无法移动”的情况。
一直被质疑的Elsa,此刻心中恼火、紧张、焦急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她忍不住问道:“你能派人来吗?”
话音未落,电话已被对方挂断。根据SAMU事后的说法,这只是一场“通信中断”,并无证据表明接线员是故意挂断电话。

不仅如此,他们还表示“相关上级已听取了她的意见,并提醒她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
37秒后,Elsa再次拨通了15,这次接电话的是一位语气平和的男接线员。他简要询问后,确认消防人员已到达现场。
此时是10点24分。消防员抵达后,迅速展开了初步的救援工作,但现场并无医生。
12分钟后,他们尝试联系法国急救医生团队(SMUR)。这是一支由医生、护士和急救员组成的专业小组,专门负责处理危重病患。
此时,距离Elsa父亲被发现倒地已过去了近半个小时。然而,真正的等待才刚刚开始。

直到11点27分,SMUR医生才完成现场评估。此时,距离最初报警已过去了超过一个小时。
医生初步诊断,患者可能是脑中风。随后,他们将Elsa的父亲抬上了急救车,但车子却迟迟未动。
原来,他们还在四处寻找能够接收的医院。在法国,医疗系统相对分散,即便病人情况紧急,也必须先找到“有床位、有医生、有设备”的医院。
最终,Elsa的父亲被送往了Argenteuil医院。这并非一家专门治疗脑中风的医院,但因这里有空床位,只能先将患者送往此处。

在医院里,Elsa的父亲进行了脑部扫描,结果显示:大面积左脑中风,颈动脉有血栓堵塞。
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但Argenteuil医院并不具备手术条件,只能继续等待转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病情也在不断恶化。14点05分,Elsa的父亲被转送至巴黎Rothschild基金会医院——这才是治疗脑中风的专业机构。
然而,此时距离最初报警已过去了将近4个小时。

在脑中风的治疗中,这4个小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医学界普遍认为,中风发生后三小时内启动治疗,患者恢复的可能性最高。
每拖延一分钟,都会导致大量脑细胞死亡。在Rothschild基金会医院,Elsa的父亲接受了紧急手术。
傍晚18点,Elsa终于见到了从手术室推出的父亲——他仍旧无法说话,半边身体瘫痪,眼神中透露出试图沟通的渴望,但语言系统已经崩溃。
这是Elsa最后一次见到他清醒的模样。两天后,父亲因脑损伤过重离世。

这段经历如同梦魇一般,久久萦绕在Elsa的心头。回顾整个过程,从报警到最终手术,共耗时4小时12分钟。
期间多次等待、信息传递迟缓、医疗分工混乱等问题,让人难以释怀。
她后来多次向SAMU提出质疑:为何一开始没有直接派医生?为何不一开始就送往专业医院?为何沟通中缺乏人性和判断?
SAMU回应称:“所有医疗流程都遵循现有规定,未发现操作失误。当消防人员已在场时,医疗调度员通常会等待初步评估再决定是否派出医疗队。”
而对于被挂断电话的处理,SAMU表示已对接线员进行了“沟通规范的提醒教育”,但并未承认存在责任。

Elsa听后,只说了一句话:“所以,四个小时,处理一个中风,是正常的?”
Elsa没有责怪医生,也没有责怪消防员,她甚至能理解系统下每个人的限制。
但她想问的是:这个系统里,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默认的“程序优先于生命”的逻辑?
对于很多华人家庭来说,语言可能是障碍,文化可能是距离,而最致命的是:当他们需要紧急帮助时,是否真的能够被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