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房、拆百年建筑… 新加坡已沉迷盖楼艺术无法自拔!

【温馨提醒:阅读本文时,你家窗外的那片空地,可能已经悄悄进入了“拆迁倒计时”…】

如果你问新加坡最缺什么,连路边睡觉的猫都会用爪子在地上划拉出两个大字:土地!

这座小岛明明才735平方公里,却硬生生“塞”下了611万人,人口密度高达8313人/平方公里,全球第二!

但神奇的是,在这个土地比熊猫还稀有的国家,房子是不太缺的,至少能满足人人有房住!

如果你有一阵子没来新加坡,建议你打开地图、看好地方再去。真不是开玩笑,新加坡现在已经沉迷盖房不可自拔!赛马场?拆了盖房!空军基地?搬走盖房!高尔夫球场?推平盖房!大海?填了接着盖房!旧货市场?关了原地起高楼…

01

新加坡“万物皆可拆”!马场、空军基地、高尔夫球场都拆了 新加坡对盖房的执着,简直像年轻人迷恋手机——24小时不离手,还不断升级换代。什么历史、情怀、爱好,在住宅区的蓝图面前,通通都得让道。赛马场?拆!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到访过2次、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武吉知马马场,说拆就拆,将改建成住宅。

赛马跑赢了对手,却输给了推土机!

旧货市场?关!

结霜桥旧货市场熬过了英军撤离、两场大火等危机,最终败给了钢筋混凝土的住宅规划。

摊主自嘲道:“从前卖老物件,如今我成了‘老物件’。”

滑冰场?填!

新加坡唯一一个符合奥林匹克标准的滑冰场——裕冰坊Jcube,说没就没,未来将改造成住宅。

曾经熙熙攘攘,成为一代人快乐源泉的滑冰场,就这么走进了历史。

高尔夫球场?平!

华伦高尔夫球场、私人高尔夫球场地岌巴俱乐部等等,都被政府收回改建组屋和私宅了。比如最近新加坡很火的海景组屋BTO,就建在滨海湾高尔夫球场的旧址上。

球友们也不得不寻找合适的球场,只希望新加坡不会全都拆了。

空军基地?搬!新加坡第二个民用机场巴耶利峇空军基地,也难逃搬迁让给住宅区的命运。周边的后港、马林百列或榜鹅市镇,喜提“限高解除”。以后的战斗机,老家都不在这个屯了~

据说本地老铁们已经开始竞猜,下一个“献祭”的是哪个地标了。

“你说以后会不会把F1赛道也拆了盖房?毕竟一年只用一次,太浪费了!”

“说不定以后组屋建在蓄水池上面,咱们天天‘水上漂’。”

02

国土面积不够就卷高度!

新加坡向天空要地建高楼

国土面积不够,横向发展到了极限?没关系,新加坡的选择是:简单,上天!

新加坡的建筑高度,简直像年轻人的发际线,肉眼可见地逐年攀升,疯狂向上生长。

从20层到40层,再到即将登顶的63层——新加坡的摩天大楼,正在上演一出现实版的“高楼进化论”。

曾经,290米高的国浩大厦是新加坡的“天际线一哥”,是当之无愧的“新加坡之巅”。

但“王权没有永恒”!

阿里巴巴豪掷约16.8亿新元,买下安盛大厦一半股权,决定把它推了重建!

新建成的总部大楼,将直接长到305米、63层,一举夺下“第一高楼”的桂冠。

果然,在新加坡,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03

新加坡填海要地盖房把未来科幻建成了纪录片!

你以为新加坡的“盖房大业”只满足于现在?格局打开!人家的规划已经快进到未来科幻片了!

比如在排水渠道上修建横跨水道的房子。

或者在高速公路上方盖房子。

这些都不算啥,最炸裂的是直接在海里搞个 “漂浮城市”!这哪是盖房,分明是开新副本。

最牛的是,新加坡说干就干!

“长岛计划”(Long Island)已经动手,在东海岸狂填800公顷,相当于造出1000多个足球场!未来这里将有蓄水池、大公园、住宅区…秒变未来新城。

看来,万事通梦想中的海底豪宅也不是不可能。广告词都想好了:“真·海景房!推窗即观珊瑚礁,鱼群免费表演,潮汐自动按摩!”

这波,新加坡属实是把“填海造陆”玩明白了~

04

新加坡启动全岛翻新计划

未来10-15年至少盖8万套房子

在新加坡,土地就是最稀缺的奢侈品,每一平米都得精打细算。

海洋美景、马场情怀固然美好,但在几百万人“要个家”的刚需面前——你懂的,情怀也得乖乖让路。

现在,一场全岛规模的“超级翻新”已启动!未来10-15年,全岛狂建至少8万套住宅,还自带交通、商业、公园全套配套!

这哪是盖楼,简直是刷新城市地图副本~

快来看看你家附近会变啥样:

• 纽顿/媒体城:各要建5000个私宅单位,精英人群请关注。

• 武吉知马马城&前赛马场(克兰芝):两大马场华丽转身,将修建共近3.4万个单位!

• 前吉宝俱乐部:9000个新房子在路上了。

• 纬壹/珍珠山/快乐山:这些宝藏地段要建设几千套组屋和私宅。

而这只是开始!滨海南、巴耶利峇空军基地、三巴旺船厂…更多地图正在解锁中!

三巴旺船厂未来构想图 图源:新加坡规划师学会

总之,新加坡的目标就一个:想方设法,让你有房住!

05

要让690万人有房住李显龙表态:新加坡不缺房子

说归说,笑归笑,新加坡这种“盖房瘾”的背后,藏着新加坡式的务实与远见——把明天的空间,在今天提前盖好。

新加坡要做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开发出供数百万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圈。

要知道,新加坡的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650万-690万人。人来了,资金、活力、机遇自然滚滚而来。但前提是——人来了,得!有!地!儿!住!于是,新加坡不得不加快建设速度,全岛大兴土木,就是为了让这么多人有房住。

国务资政李显龙就曾表态说:政府已经完成了研究和计划,将有足够的空间供后代使用。简单来说,就是新加坡不缺房子~

06

为实现居者有其屋新加坡建屋局一年血亏$62亿 不得不说,新加坡的政府真的是好政府,为了让新加坡的人民都能有房子住,那可真是操碎了心。根据建屋局发布的2023/24财年常年报告显示,其财政赤字达67亿7500万新元,比前一个财年的53亿8000万新元增加近26%。其中,“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赤字达62亿2500万新元,占赤字总额的九成。

对此,建屋局解释说,这么高的财政赤字,主要是因为当局增加了预购组屋的供应。上个财年开始兴建的组屋就有约2万2700个单位,比前个财年的1万5100个单位增加了50%。

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让民众都能住上自己的房子,还得把房子盖的漂亮,当局真的是扛下了所有,替所有人负重前行。

07

新加坡不仅大拆特拆

还把房子卷成了艺术品

别看新加坡盖房这么疯狂,但质量一点也不差,外观个顶个的能打。这里的组屋,简直是从艺术画册里蹦出来的!

· 榜鹅水道住宅

10年前就玩转“零能耗”,层层阳台的设计,住这儿每天醒来都像偶像剧主角,推开窗就是专属MV现场!

·后港彩虹组屋全岛独一份的“乐高彩虹楼”,快递小哥送货都忍不住多拍两张。回家变成走进童话世界,心情想不彩色都难!

·武吉班让组屋群

外墙灵感来自艺术大师Piet Mondrian,把几何美学穿在身上,这哪是居民楼,分明是立体的艺术馆!

Block 34 Whampoa West

1971年建成的“楼中蛟龙”,320米超长走廊自带电影感。这设计领先半个世纪,放今天照样是网红打卡点!

· 达士岭组屋

多次获得国际及本地奖项,包括美国“最佳高楼建筑”奖、“世界建筑节”奖,以及新加坡的总统设计奖,游客拍照比去鱼尾狮还积极。

· 杜生阁组屋

获得新加坡著名的5星级住宅高层建筑奖,本地人都说:“住这儿比住私宅还有面儿!”

新加坡用实力证明:就算80%的人住组屋,生活品质和艺术感,也绝不能输!

08

房屋颜值堪比神仙打架!

新加坡设计界也太卷了吧~

看完了组屋,再来看看新加坡私宅的“神仙打架”现场,每一栋都像从科幻片里跑出来的!

· Sky Habitat 天空住宅

萨夫迪事务所出手就是王炸!这座38层的综合体,空中桥梁连接两座塔楼,住在这里,每天回家都像走进《星际穿越》片场!

· lyf 纬壹共享公寓新加坡纬壹科技城里的潮人聚集地!独特的公共空间让你边生活边社交,租房也能拥有“宇宙中心”的快乐~

· Eden 住宅

“刀片”外观+“气泡”窗,这栋楼长得就很有性格!站在街角,它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 The Crest 嘉御苑

建筑外形象征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把“自然生长”穿在身上,这设计理念直接浪漫到外太空。

· The Interlace 翠城新城

迷宫?积木?更是世界级“最危险”建筑!24层楼悬空堆叠,住在这里,每天回家都像是一场大冒险。

· Minton 小区

创意爆棚的“空中连廊”,像桥梁一样连接不同空间。在桥上遇见邻居,打招呼都充满了诗意~

看完不得不佩服,新加坡的住宅,不仅建得“疯狂”,外观也是设计感十足~

每次看到起重机在夕阳下干活,总觉得新加坡像个永不停歇的“改造狂魔”——地方就这么大,梦想却一直在长大!

通心粉们,一起来玩个“记忆填空题”吧!你心中的那个“______”(填老地方),如今是不是也变成了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