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超加工食品确实会让人“上瘾”,甚至改变大脑结构

长期以来,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简称UPFs)因与肥胖、心脏病、糖尿病和痴呆等疾病相关而备受批评。如今,科学家在一项发表于《自然》期刊的新研究中确认,这类食品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可能“重塑”大脑,强化进食欲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超过3.3万名中年参与者的数据,这些人先填写饮食问卷并提供血液样本,约八年后接受大脑扫描。结果发现:摄入超加工食品较多的人,其大脑在与饥饿、奖励和自控相关的区域发生了明显改变。

下丘脑(调节食欲):细胞密度升高,炎症增加,导致饱腹感与奖励机制紊乱。

伏隔核、苍白球(与奖励和动机相关):出现细胞密度下降与含水量升高,被认为是早期认知退化和脑萎缩的迹象。

这意味着,人们即使已经吃饱,仍可能强烈渴望这类食物,从而失去对进食的控制。

赫尔辛基大学的神经科学专家 Arsène Kanyamibwa 教授表示,这些大脑变化不仅与肥胖或炎症有关,食品中的添加剂和乳化剂等成分也可能是重要原因。换句话说,问题不只是“多吃会胖”,而是食物本身会直接影响大脑。

全球性健康警告

研究还指出,超加工食品平均占参与者日常热量的46%。而在英国,全国饮食中有高达57%来自此类食品,居欧洲之首。常见的超加工食品包括即食餐、冰淇淋、薯片、含糖饮料和番茄酱等。

今年另一项涵盖41项研究、超过828万成年人的分析显示,每天多摄入100克超加工食品(约两包薯片),心脏病风险上升近6%,高血压风险则增加近15%。

专家警告,这些食品热量高、营养低,不仅损害代谢健康,更可能削弱大脑自我调节进食的能力,让人陷入“越吃越想吃”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