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州大学警告:蜱虫传播的莱姆病在校园蔓延,气候变暖让风险全年存在

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Conn)近日发出健康警告,提醒校园师生警惕蜱虫传播的莱姆病(Lyme disease)感染风险。校方与康涅狄格大学推广部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蜱虫在冬季不再进入休眠期,导致感染风险持续上升。

康涅狄格大学(如图)报告称,校园内发现的莱姆病病例有所增加

康涅狄格州兽医诊断实验室(CVMDL)专家表示,近年来检测到的蜱虫样本中,有“相当数量”携带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这种细菌正是导致莱姆病的元凶。实验室警告称,校园所在地区的蜱传疾病已成为公共卫生的严重隐患。

莱姆病是美国东北部最常见的蜱传疾病。官方数据显示,康涅狄格州每年约报告2,200起病例,但专家估计实际感染人数可能高出10倍,因为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普通流感或其他常见疾病。

早期感染者常出现靶心状皮疹、发烧、头痛、肌肉酸痛与疲劳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伤、面部麻痹、关节炎甚至记忆衰退。包括模特**贝拉·哈迪德(Bella Hadid)与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等名人都曾公开分享与莱姆病长期抗争的经历。

医生指出,若能在感染早期确诊,通常可通过为期约28天的抗生素疗程有效治疗。但由于症状不具特异性,不少患者在多年后才被确诊,导致慢性莱姆病的出现。

CVMDL警告说,气候变迁正在改变蜱虫生态。以往蜱虫在深秋后进入冬眠,但近年来气温偏高,使得部分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全年都保持活跃。 “我们注意到,蜱虫不再在冬季死亡或休眠,这意味着感染风险不再局限于春夏季。”专家指出。

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国莱姆病病例数在2022年相比2017至2019年激增70%,2023年更创下近9万例的历史新高。

康涅狄格大学推广部“同一个健康”(One Health)助理推广教育家萨拉·托米斯(Sara Tomis)强调,防范蜱虫必须采取综合策略。

“无论是与马匹、牲畜或宠物共事的学生,还是在户外活动的教职员,都应定期检查自身和动物是否被叮咬。”她表示。

一个人因被感染的黑腿蜱(也称为鹿蜱)叮咬而感染莱姆病,如上图所示(库存图片)

专家建议:

户外活动时穿长袖与长裤,避免皮肤暴露;

使用含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驱虫剂;

衣物上可喷洒杀螨剂(如氯菊酯);

活动后进行全身蜱虫检查,特别是头皮、腋下、腹股沟及膝盖后方;

若发现蜱虫,应用镊子小心移除并保存样本,以便日后辨识。

此外,家中宠物也需定期检查是否感染蜱虫或出现咬痕,因为动物同样是传播链的一环。

“蜱虫必须附着至少24小时才可能传播病原体,因此早期发现与清除是最有效的防线。”CVMDL表示。

随着蜱虫活动范围不断向北扩张,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莱姆病已不再是偏远森林的隐忧,而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持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