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炸!印度人嘲笑中国人英语差、美国人英语不正宗?

刚来英国的小伙伴一定会对去苏格兰感到有些怯场,主要是担心听不懂,每一句话都要像做雅思听力一样高度集中。然而,对大家来说,最难“下咽”的,首推的还是那带有浓重“咖喱味”的英文口音——印度口音英文。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最近,一位博主在街头采访人们,询问他们觉得哪种英文口音最好、哪种最糟糕时,结果出乎意料:被采访的印度人几乎一致认为,印度英文的使用已经超过了当地的本土语言——印地语。

与此同时,他们都自信地认为,自己说的英文没啥问题,就是纯种的英文!

这样的“迷之自信”引发了一片哗然——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虽然这位博主自己也有口音,但在采访时仍然感到十分吃力。当问到印度有多少人掌握英文时,一位印度小哥给出了“75%”的流利掌握率。另一位小哥还补充说,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地道英文,并鼓励外国人来学习印度英文。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有趣的是,当被问到印度人觉得哪些国家的人说英文口音十分搞笑和奇葩时,他们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俄罗斯和法国——这两个还好理解。最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还点名了澳大利亚和中国的Chinglish,认为同样非常搞笑。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甚至觉得美国人说的英文根本就不是英语——(这一点竟与英国人的看法不谋而合)。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在另一位博主的采访中,印度老乡们更是直言,美国人说的英文是最糟糕的。似乎因为历史原因,他们更偏爱英式英语。至少,他们很难接受美国人说 “water” 的发音。

谈到美国英文时,他们直接化身“英文老师”,在线批改:语法错乱、单词拼错,完全不符合他们心中的英文标准。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想当年,那些因“very very good”口音而被群嘲的“小咖喱们”,原来也会对其他国家人说英文的口音感到苦恼。不过,他们依然自认说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英文、最标准、最地道的英文——这个观点,连苏格兰人估计都不会认同。

1

印度人说话真的听不懂吗?

互联网上,很多国家的朋友都吐槽过在海外接到印度口音客服时候会担心听不懂,语调和语速,还有发音增加理解难度。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这让一位印度籍的博主坐不住了,为了印证和反击印度口音其实并不难听懂,而且还十分标准,于是他决定随机路采了一位白人女士,一口清晰标准的英式口音,还真的跳出了大家印象中的印度口音咖喱味。

显然这样的情况下,这位白人女士很自然的就回答“不认为印度口音很难听懂,也没有人会认为。”然而故事反转开始了,估计这位女士也不知道,她的观点是建立在她面前这位标准英式口音的印度籍博主之上。

于是,真的的考验就来了,一位真正印度口音的游客意外闯入镜头,试图问路打断了采访。

B站英国普罗派乐卫视

真正的印度口音上场后可谓是难倒了现场的两位,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后,即使加上手势比划,这位印度籍的博主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满是问号的对话中,白人女士直接表示不知道这位印度游客在说什么,听不懂,最后印度籍的博主看到这样泼冷水的采访意外后,索性直接终止了采访。

然而一位华裔码农博主却不这样认为,他用自己五年工作经验和30位共事经历表示,其实印度口音也没有那么难听得懂,重点要用心。而且他还推荐大家有机会可以尝试沉浸式地熟悉印度英文,这样不出一年,也可以轻松掌握要领,解锁另一项沟通交流的秘钥。

百度贴吧

其实这位博主的建议还是不错的,至少在目前一些行业用工处于“印度人垄断”的局面,公司里肯定会接触到很多印度人,不管是同事还是服务的客人,尝试去接受不同的口音,而不是止步抱怨可能更有力交流。

语音的目的是交流,口音仅仅是代表了某个地域文化的一面,太苛刻在口音问题上,反而适得其反。

2

搞笑的印度口音

印度人讲的英文不仅仅是口音那么简单,他们还独特的创建了一种新的英文形式,印度英语完美融合了本土特色与殖民遗风,堪称完美的全球变种英语之一,其实他和美式英语、澳洲英文都一样,都是从英式英语中演变出来的一种英文“方言”。

视频号

19世纪30年代,当英语作为殖民工具登陆印度的时候,最开始属于权力的象征,会说英文成为上流阶级的标配,随着殖民的不断深入,英文交流能力开始渗入到印度的方方面面,从司法、教育再到职业领域。也在融入中形成自己的独特形式和风格,甚至结合了当地的一些词汇创造出新的英文表达方式。

之后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播下来,不过也是跟当时时代需要有关,但是印度独立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用统一的语言凝聚这个拥有19000多种语言的国度。

没错,印度虽然不大,但是不同的的确的方言十分繁琐复杂,于是当局为了管理选择了普及度高的英文来作为替代品,说英文就类似在国内说普通话一样,虽然没有经历过本族的普及,但是却意外的让他们获得了实现阶层跃升的必备技能。

视频号

在世界人民的眼中,咖喱味十足的印度口音英文不仅是语速快,而且内容也是十分的自圆逻辑。但是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英语在印度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很多年轻人可能说不好本地话,但是对于说英文、写英文、英文应用来说则不在话下。

知乎

最近很多新闻都在吐槽大量的印度移民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后的种种格格不入的行为,但是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可以如此快速的扩张到这些国家,英文能力功不可没。

在海外生活工作过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印度同事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真的相对很容易在英语国家生存,同时他们自带的吃苦耐劳特质,加上无差别的团结+一拖N的拖家带口模式,也让他们获得更多留在海外,以及获得海外资源的机会。

写在最后:

语言是一种沟通的工具,嘲笑口音和反驳的“闹剧”一直在上演,有时候是地域黑,有时候可能会演变成种族歧视。就像是班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他们都带有自己家乡的口音,但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交流的时候,即使有口音也不会影响他们的表达,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包容性。

不带偏见地小打小闹开“口音”玩笑调节熟络同事、朋友之间的情感,正儿八经的拿口音开刀就事与愿违了,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主流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