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研究所(IAB)在2025年春季对5000多名就业人员和福利领取者开展了“在德国工作和生活”的在线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德国许多人基本支持福利国家,但对其成本持批评态度。约三分之二的人表示,社会福利能够实现其目标。然而,同样多比例的人认为,社会保障的成本对社会和企业来说负担过重。

IAB强调,他们的调查样本并非代表全部人口。然而,调查结果提供了广泛的视角,可以对就业人员和福利领取者当前对社会公正和改革接受度问题的态度获得一定的了解。 研究人员介绍,受访者不是简单的福利国家的“支持者”和“批评者”:约40%的人既看到了福利国家的好处,也看到了高昂的成本。他们原则上支持福利国家,但对其资金筹措持怀疑态度。
低收入人群尤其持批评态度
调查结果还表明,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态度与收入和生活状况密切相关。低收入人群尤其持批评态度:近三分之二的低收入人群认同福利让人“懒惰”的说法。而高收入人群和完全依赖福利的人群的认同程度则明显较低。 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基于福利的公平原则都得到广泛支持:大多数就业人员和福利领取者认为,更高的福利也应该带来更高的收入。然而,基于需求的公平原则(即福利与个人需求相匹配)的支持率较低。 鉴于社会保障改革的计划,这一调查结果尤为重要。联邦政府计划调整公民收入,强化工作激励,并重新引入因违反义务而削减福利的措施。IAB 研究作者 Jens Stegmaier 表示,低收入者尤其“明显地”感受到工作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因此他们非常重视福利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