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中国留学生利用火车退款漏洞获利14万英镑,被判入狱

英国媒体近日报道,两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因利用铁路系统漏洞,骗取火车票退款与延误赔偿,总额高达1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0万元),被英国法院判处监禁。

这起案件在英国留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Yorkshire Evening Post》报道,26岁的刘某(Li Liu)与25岁的余某(Wanqinq Yu)在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同住期间,发现了英国铁路“延误赔偿”(Delay Repay)制度中的漏洞。根据该制度,只要列车延误,乘客就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申请退款或赔偿。然而,系统并不会自动交叉核查申请人是否已经通过其他途径获得退款。正是这一管理漏洞,被两人利用成了牟利的机会。

两人通常会先申请退票,谎称不再出行;如果列车随后晚点,他们再以“延误赔偿”为由提交新的申请,从而在同一行程中重复获得退款与赔偿。法院审理发现,两人通过这一手法累计获利达14万英镑,其中刘某非法所得141031英镑,余某获利15712英镑。

为了掩盖行踪,他们不仅开设了多个银行账户,还伪造了16个虚假身份,并使用可同时插入20张SIM卡的设备操作手机,从不同号码提交申请,制造出“多人操作”的假象。警方指出,他们甚至会提前研究全国范围内列车经常延误的线路,并提前购买车票,以便在系统出现延误时精准“出手”。

案件最早由铁路公司CrossCountry Trains发现异常并上报,随后英国交通警察展开调查。调查显示,这一诈骗活动自2021年起持续至今,涉及多家铁路公司和大量交易记录。两人被控以“串谋诈骗”(conspiracy to defraud)与“持有犯罪所得”(possession of criminal property)罪。

在利兹皇家法院(Leeds Crown Court)的审理中,两名学生均认罪。刘某被判处30个月监禁,余某被判17周监禁。辩护律师表示,刘某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希望刑满后回国与家人团聚。余某因已在羁押期间服刑,预计将很快获释。法官在宣判时指出,两人利用了制度漏洞,制造虚假身份、开设多个账户,手法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计划性,案件显示出较高程度的“预谋性”。

据了解,刘某此前在利兹大学就读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课程,曾申请伯明翰大学的高级计算机科学专业;余某则在利兹学习英语教学课程。两人此前均无犯罪记录,但此次事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留学生涯。

英国媒体评论称,这起案件凸显了铁路系统监管的不足,也提醒社会公众注意诚信与制度信任的边界。英国的“延误赔偿”机制原本是为了保障乘客权益,却被个别人钻空子、恶意利用。案件曝光后,英国铁路部门已启动相关系统的审查和修复工作,防止类似漏洞再次被滥用。

事件也引发中国留学生圈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法律层面的惩罚,更是一次关于价值观与诚信的警示。在海外求学期间,理解与尊重所在国的法律与制度,是每一名留学生最基本的义务。任何试图“聪明”地利用规则谋取私利的行为,最终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