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本周日访华!带车企大佬+稀土代表,默茨后续要亲自来?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将于本周日访华!

据路透社10月23日报道,他将于本周日(26日)开启访华行程,这可是德国总理默茨上任后,首位内阁部长访华,后续默茨还计划亲自来华,这波“先遣队+主力跟进”的节奏,显然是带着实打实的合作诚意来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行名单:不仅有德国稀土进口企业代表,还有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要知道,这两个领域可是中德合作的“命脉”,此行到底要谈啥?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一、为啥带“车企+稀土”代表?中德早是“产业链战友”

先看最亮眼的随行阵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的加入,其实早有伏笔。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两大支柱,中德汽车合作早就 “你中有我”:大众、宝马在华年产能超400万辆,而中国又是德国连续7年的最大贸易伙伴,汽车产业对华依赖度超30%。就在今年4月,VDA还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要一起搞汽车数据生态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

这次跟着外长来华,大概率要聊两件关键事:一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深化——毕竟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上的速度,连德国车企都喊出“要向中国学习”;二是供应链稳定,比如汽车芯片、稀土这类关键资源的保障。

说到稀土,这正是另一位随行代表(稀土进口企业)的核心诉求。德国的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都离不开稀土,但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不过大家不用猜“卡脖子”—— 中国早就明确说了,稀土出口是“规范管理”不是“关门”,今年前7个月对欧出口还涨了13.3%,欧洲企业只要合规,都能走“快捷通道”拿许可。德国企业此行,更可能是想敲定长期供应合作,让产业链更稳。

二、除了经贸,还谈啥?三大议题全是“刚需”

瓦德富尔自己也说了,访华要聊稀土、半导体、俄乌冲突这三大议题。每一个都戳中双方 “利益点”:

半导体:德国不想“选边站”,要保合作美国曾想拉德国一起限制对华芯片合作,但德国一直很清醒 —— 英飞凌等巨头都不想丢中国市场,今年多次拒绝了美国的管制要求。毕竟中国是半导体消费大国,德国芯片企业要靠中国市场稳营收,这次大概率是想进一步明确“开放合作”的态度,避免被单边主义拖累。

俄乌冲突:盼中国发挥“稳定作用”作为欧洲经济核心,德国一直希望缓和地区局势。而中国秉持的中立劝和立场,正是欧洲需要的“外部助力”,这次会谈更像是双方交换对全球安全问题的看法,寻求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合作诉求,早有“顶层定调”。今年7月默茨就明确说过,德中关系“发展良好”,愿坚持开放互利,还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 这为此次访华铺好了“务实合作”的底色。

三、这波访华有啥意义?中德合作是“全球稳压器”

可能有人会问:德国为啥这会儿急着加强对华合作?答案很实在——为了经济“稳增长”。

德国工业联合会早就算过账:中国市场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要是丢了中国市场,德国工业竞争力可能倒退十年。而对中国来说,德国的精密制造技术、汽车工业经验,也是咱们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

更关键的是,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德这种“产业链绑定、务实合作”的模式,能给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就像中国外交部说的,稀土从来不是中欧问题,只要平等沟通,就能实现共赢。

合作不是“口号”,要看“行动力”

从瓦德富尔带核心产业代表访华,到默茨后续的亲自计划,德国用行动证明了对中德关系的重视。而中国的态度也一直明确: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欢迎真心实意的合作者。

接下来就看具体成果了—— 比如汽车数据标准的统一、稀土供应的长期协议、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交流。毕竟对两国老百姓来说,产业链稳了,车企有活干,商品能流通,这才是最实在的好处。

你觉得中德接下来会在哪些领域先“突破”?汽车、稀土还是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