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政府确认,将2050年生物源甲烷(主要来自农业)的减排目标,从2017年水平下调24%–47%,削减至仅14%–24%。
同时,政府:
排除了未来征收甲烷税或附加费的可能;
推迟两年回应气候变化委员会强化减排目标的建议;
并计划在两个月内以“紧急程序”通过相关变更。
农业界对此反应积极,但气候科学家称,这是“史无前例的倒退”,将削弱新西兰的国际信誉并导致更严重的升温。
“削弱目标 = 更多升温”独立气候与能源政策专家Dr Christina Hood表示,这一决定显示政府正有意整体削弱气候行动。
“如果我们削弱目标,就会造成更多的变暖。考虑到全球正处于气候紧急状态,这样做是不可接受的。” —— Dr Christina Hood
气候变化委员会此前也警告:如果甲烷减排力度下降,新西兰要么必须接受更多变暖、违反《巴黎协定》,要么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实施更剧烈的二氧化碳减排来弥补。
每减少1%的甲烷减排目标,新西兰就需在其他地方抵消3600万至44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若目标下降16%,则意味着需额外抵消6亿吨CO₂当量,代价高达1300亿纽元。
“这相当于将我们至2050年的其他所有排放量翻三倍。” —— Dr Christina Hood
政策倒退,后果自负Massey University 的Professor Ralph Sims指出,政府已取消了诸多关键减排政策,包括:
电动车推广支持;
GIDI 工业脱碳项目;
天然气与煤炭削减措施。
“我们正在倒退。而农业群体将首当其冲,因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受损最深。” —— Professor Ralph Sims
“完全自相矛盾”的气候策略根据《气候变化应对法》,政府必须制定五年期排放预算。然而,部长们宣布将推迟到2026年再回应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最新建议。
Massey University 的Professor Robert McLachlan批评称,这与削弱甲烷目标一起,构成了对环境和法律完整性的“双重打击”。
“这完全违背了《巴黎协定》将升温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 —— Professor Robert McLachlan
他直言政府在“说一套、做一套”:
“他们一边声称遵循气候法,一边不断削弱实际行动——完全自相矛盾。”
国际风险与贸易压力科学家警告,政策倒退可能使新西兰在国际上付出代价。 欧盟–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各方须“避免任何破坏《巴黎协定》目标的行为”,否则可能面临贸易制裁。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的Professor James Renwick表示:
“政府的做法完全不符合《巴黎协定》所要求的‘最高可能雄心’。 我们的贸易伙伴不会对此感到满意。”
政府回应:强调“实用性”政府坚持认为,新目标能在维持生产力与贸易竞争力的同时,确保减排方向明确。 农业、贸易与投资部长Todd McClay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 气候变化部长Simon Watts则表示:
“政府仍致力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农业将继续作出公平贡献。”
背景:争议的“无额外升温”理念新的甲烷目标基于“no additional warming(无额外升温)”概念——即只需保持甲烷的升温效应不再增加,而非显著下降。
然而,气候变化委员会在2024年的报告中明确否定这一理念:
“‘无额外升温’原则并无科学依据,不应成为放松新西兰气候承诺的理由。”
结语从国际声誉到经济风险,新西兰削弱甲烷减排目标的影响远超农业范畴。 科学家一致警告: 气候行动的退步,不仅意味着更多变暖,更意味着对未来世代的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