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将至,为何小朋友总是最容易感冒?研究揭示真相

每到秋季,家长们最担心的不是落叶,而是孩子接二连三的咳嗽、流鼻涕和感冒。随着天气转凉,呼吸道病毒活跃期拉开序幕,流感、感冒以及其他常见病毒在幼儿群体中尤为高发。

最新发表在《Pediatrics》期刊的一项研究印证了许多父母的直觉:年纪越小的孩子,体内携带的病毒越多。研究数据显示,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病毒检出率远高于中学、高中以及成人教职员工。

这项研究由堪萨斯城儿童医院(Children’s Mercy Hospital)儿科医生珍妮弗·戈德曼(Jennifer Goldman)博士团队完成。他们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间,收集了某学区800多名学生与教职工的鼻拭子样本和健康记录。结果发现:

超过85%的参与者至少检出一种呼吸道病毒;

80%以上的人出现过急性呼吸道症状;

学龄前和小学儿童的病毒检出率高达92%,明显高于中学生(86%)、高中生(77%)和教职工(76%);

3至5岁儿童的实际发病率最高。

常见的病原体以普通感冒病毒为主,其中鼻病毒约占65%,季节性冠状病毒约30%。新冠病毒检出率也达到15%。

戈德曼博士解释:“幼儿的免疫系统仍在学习识别和对抗病原体,因此他们一年可能会感染多达10种呼吸道病毒。”

迈阿密大学健康系统儿科医生妮可·托雷斯(Nicole Torres)也表示,许多父母会有同样的体会:“我的孩子小时候几乎常常生病,但进入青春期后健康状况就稳定很多。”

实际上,早在2015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就发现5岁以下的儿童在一年中约有一半的时间体内能检测到病毒。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这一比例更高,也让父母常觉得“家里总有人感冒”。

如何应对与预防?

专家提醒,尽管无法完全避免病毒传播,但以下措施能降低风险:

按时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

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

减少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

保持室内通风,并定期清洁常用物品表面。

如果孩子已经生病,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充足休息和补充水分就能恢复;如症状较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退烧药或抗病毒药物。

不过,家长也要有心理准备:咳嗽等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等孩子刚恢复,很快又可能感染新的病毒。专家指出,这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非常普遍,平均每1至1.5个月就会生一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