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任首相令制定《反间谍法》可能性增大

日本新内阁上台后,首相高市早苗出席记者会。10月21日摄于官邸。

随着高市早苗就任日本首相,被自民党保守派视为夙愿的制定《反间谍法》日益具有现实性。自民党拉拢了对立法态度积极的日本维新会,在联合执政协议中写入“年内开始探讨”。高市起用了与自己持相同鹰派主张的小林鹰之担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一职。另一方面,认为“会倒退回战前监视社会”等对侵犯人权的担忧依然根深蒂固,《反间谍法》能否获得舆论共鸣难以预料。

间谍活动

“应当制定。”党总裁选举期间的讨论会上,高市被问及《反间谍法》必要性时这样断言。与主张“建立能对带出机密进行监督的机制才更重要”的茂木敏充和“需要慎重讨论”的小泉进次郎形成对比。

高市指出“日本以外的七国集团(G7)国家均有打击外国势力活动和情报收集的法律”,强调日本的应对落后。在该场讨论会上,林芳正提及《特定秘密保护法》和限制接触经济安全保障重要信息的“安全许可”制度,反驳说“没有必要新增立法”。

日本大学教授小谷贤(国际政治学)指出“现行法律主要着眼于处罚公务员泄密。对于外国间谍窃取情报行为的管制和威慑严重不足”,认为高市的主张合理。

最高死刑

自民党有过惨痛经历。1985年中曾根政府时期,该党提交了处罚探查和收集机密的《国家秘密法》草案,写明最高可判处死刑。然而遭到了舆论猛烈抨击,被指出机密的范畴模糊不清,会压制媒体采访和言论活动,侵犯“知情权”。草案未进入审议程序便不了了之。

小谷表示“存在各种方式,例如设立对恣意运用进行监视的委员会等。在中国和俄罗斯威胁加剧的当下,法律缺失的风险更大”,对重提40年前的讨论提出质疑。

自民党“治安、反恐和网络犯罪对策调查会”今年5月提议立法,指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扩散虚假信息等“对我国的威胁增大令人非常担忧”,强调与40年前不同。

巨大变化

自民党之外的政党也展现出积极态度。维新会本月公布了中期论点梳理,要求制定应对间谍的新法和设立“对外情报厅”。国民民主党倡导对处于外国政府影响下的个人和团体进行登记的制度。参政党也成立了项目小组。

虽说日本面临的环境较上世纪8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有许多意见指出市民也会成为监视对象。1985年之际批评《国家秘密法》草案的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政治学)谴责说:“战前也基于《军机保护法》等加强了情报对策,但最终走向了战争。《反间谍法》会促进和平这一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他强调说:“重回国家监控民众、国民相互猜忌的战前日本合适吗?大家应该充分考虑会让社会产生巨变的长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