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斯堡——一颗小芯片,正卡住德国制造业的脖子。下周三,大众高尔夫的生产被迫可能按下暂停键。这不是工厂出故障,也不是工人罢工,而是来自荷兰制造商 Nexperia的标准半导体突然断供。大众汽车已经把“芯片警报”拉响,员工收到内部预警:生产线可能停摆,短工风险在逼近。

不过大众也并不是没有替代方案。根据德国《商报》的报道,大众品牌生产董事在周四明确表示:“我们有一个替代供应商,可以弥补 Nexperia半导体的供应缺口。”眼下,工厂仍在按计划运转,但是如果与替代供应商谈不拢,几天之后,一切还会回到“缺芯停产”的边缘。大众高尔夫是否仍需从下周三开始停产,仍未有定论,沃尔夫斯堡方面正在争分夺秒推动与替代供应商的协议落地。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扎在人们最想不到的地方。 Nexperia不是制造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巨头,而是全球电子工业离不开的“螺丝钉”级别的供应者:开关、调节器、二极管,这些豆粒大小的标准芯片,安装在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里,负责控制电流、连接传感器、驱动电机、守住过电压,构成现代电子系统的骨架。少了它们,再酷的智能系统也点不亮,再豪华的汽车也发不了动。正因如此,这不是大众汽车一家工厂的麻烦,甚至可能是整个德国工业界的问题。机械制造企业、能源企业、家电企业、医疗技术企业已经感受到波动,或者正在为更糟糕的局面做准备。
工业企业的紧张情绪不需要掩饰。工业巨头西门子在回应《图片报》询问时直言:“我们正在密切观察形势,分析可能的影响以及替代方案。”博世强调,公司与“ Nexperia以及其他供应商保持密切交流”。“与 Nexperia的其他客户一样,当前情况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博世表态,“希望相关方之间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一个专家团队已经上场,“努力避免生产限制或将其降到最低程度”。
行业组织也发出了紧急信号。德国电气和数字工业协会主席沃尔夫冈·韦伯对《图片报》说:“危险是真实的。短期供应短缺必须迅速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他强调,这不是单属于汽车业的危机,“这不仅冲击汽车工业,也影响许多其他工业部门”。
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 Nexperia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业务遍及全球。当前的芯片断供并非工厂坏了,而是地缘政治的缘故。美国政府施压之下,荷兰政府接管了对 Nexperia的控制权。作为回应,北京方面禁止从中国出口 Nexperia的芯片。 虽然Nexperia在欧洲也有生产,但绝大多数芯片来自中国,一道禁令,立刻绷断了大量供应线。大众汽车首当其冲,德国制造业全面受挫。
为什么会被这类“普通芯片”卡住?德国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市场部门工业政策研究主任马丁·戈尔尼格教授说:“德国对半导体的依赖性极大——这是我们经济的一个痛点。所有企业都知道这个问题,但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几乎没有人能承受更昂贵、更安全的供应链。这是典型的市场失灵。”当市场无法自我预防,怎么办?戈尔尼格教授的话更进一步:“国家就必须介入——作为工业的一种保险者。”
汽车研究中心业务发展总监贝阿特里克斯·西·凯姆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在芯片和原材料加工方面采取了极其战略性的做法。欧洲外包了许多被视为肮脏或不具吸引力的产业——现在我们看到了后果。”凯姆在汽车行业深耕近二十年,曾在欧洲和中国的国际原始设备制造商任职,自二零二二年以来在汽车研究中心工作,专注于市场战略和中国,这番话既是职业判断,也是现实提醒。
这场危机的波纹已经传到了军工领域。雷达与传感器专家恒索尔特目前只是在间接层面受到芯片危机的影响,但公司早已为更糟的可能性做准备。恒索尔特对锗这类关键原材料的供应瓶颈提前采取行动,找到了替代供应来源,但价格比过去更高。公司发言人对《图片报》强调:“我们认为稀土主题具有战略重要性,并已向协会和政治方面传达了这一点。某种形式的‘战略储备’在这里确实是有意义的。”这句话说出了所有工业企业的心声:替代有可能,但要花钱、要时间,还要顶住链条拉长带来的不确定性。
回到大众汽车,眼前的战斗是保住生产。大众汽车受影响最重,员工已经收到关于可能出现生产中断的通知。沃尔夫斯堡方面的策略很清楚:一边把生产线尽量按计划维持住,一边加速与新供应商的谈判。那位大众品牌生产董事的承诺掷地有声:“我们有一个替代供应商,可以弥补 Nexperia半导体的供应缺口。”但是,协议没有签字落地之前,一切都悬而未决。如果交易失败,几天之后,芯片再次告急,生产线又会被迫踩刹车。
更大的问题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买别家”的动作就能一劳永逸。标准芯片看似常见,但要快速替换供应商,意味着验证、改线、认证、质量稳定性评估,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成本。对车厂、对机械制造企业、对家电厂商、对医疗技术制造商而言,所有下游计划都会被推迟、被打乱。哪怕工厂只停一天,排产、交付、现金流、客户承诺都会跟着抖三抖。这就是为什么西门子、博世这样的企业都在用词谨慎地说“我们在密切观察”和“努力避免生产限制”——路径艰难,但别无选择。
政治层面上的动作也被摆上台面。德国电气和数字工业协会主席沃尔夫冈·韦伯明确提出,短期供应短缺必须迅速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这与马丁·戈尔尼格教授提出的“国家作为工业的保险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军工企业恒索尔特关于“稀土战略储备”的建议,也是同一个逻辑:把关键材料、关键芯片当成国家级的战略资源,用政策兜底,用储备抗风险,用供应多元化把系统性风险分散开。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洲把很多被认为“脏、累、不性感”的产业外包出去了,现在不得不拿更高的成本、更长的时间来把产业链安全补回来。
谁都不愿意被一颗小小的二极管、一枚微型开关牵着鼻子走。但现实就是这样冷酷:现代工业的奇迹,往往建立在最普通的零件稳定供应之上。大众汽车能不能在下周三之前把这条裂开的链条接上,取决于谈判桌上的每一个细节;德国工业能不能挺过这一波“标准芯片”断供的动荡,取决于企业、行业和政府能不能把“短期救急”和“长期扎根”同时做到位。
但问题是,一边不爱干“脏、累、不性感”的活儿,一边喊委屈,就让人很难产生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