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少年都在刷的“67”梗,到底有啥含义?

最近,一群年轻人挤满了In-N-Out汉堡店,等待着店内喊出67号订单。孩子们则对身高6英尺7英寸(约1.9米)或身穿67号球衣的运动员们大喊着“六七”。而老师们现在也已经不再把孩子们分成六七人一组,也不会说把书翻到第67页。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

从春天开始,孩子们就一直在说“六七”,这种现象大概已经持续了六七个月,但最近的开学又让这种趋势更加火爆。

很多人认为,“六七”热潮可以追溯到去年年底,当时的说唱歌手斯克里拉(Skrilla)的歌曲《Doot Doot》中就包含“六七”这个词,它指的是费城第67街,Skrilla的许多朋友都在那里长大。这首歌因身高6英尺7英寸的NBA球星拉梅洛·鲍尔(LaMelo Ball)的视频剪辑而走红。

今年3月,一段爆红的视频让这个梗进一步深入青年文化。视频中,一个男孩一边踉踉跄跄地走向镜头,一边用手势高喊着“六七”,周围的孩子也纷纷效仿。

报道称,如果“六七”不流行,那肯定还会有另一个梗。但“六七”在师生实际对话中更容易被切入。

对于校园内的“六七热潮”,有些老师认为,阻止它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把六七说出来,因为如果大人也在说某个梗,孩子们就会觉得它变得不酷了。

在“六七热潮”经由社交媒体迅速扩散、风靡全美之际,大多数人其实完全不知道它究竟有何含义。然而,这个梗的意义,其实就在于它毫无意义。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这个梗是脑力衰退的典型例子,它就像互联网上的垃圾食品,被各个年龄段的人用来消耗时间、生产力和生活乐趣。

但媒体报道也强调道,TikTok拥有塑造语言的独特能力,并且在孩子们身上尤其如此。

年轻人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创造自己的共同语言,但TikTok一代却能够在一夜之间,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极其流行的短语。

所以,如果你听到一个孩子总是说“六七”,那么很可能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到了这个时候,这个词已经完全脱离了它的本源,而是成为了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