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二手车商不会说的秘密!调表车,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

近年来,澳洲二手车市场里程表被回调的案例愈发频繁,不仅让买家荷包受损,更可能买入隐藏重大问题的车辆。

(图片来源:ABC)

为帮助大家避坑防骗,我们整理了一份实用攻略,教你如何识别和防范里程表造假。

为什么要警惕里程表篡改?

有不良车商通过技术手段将车辆的行驶里程“调低”,使车看起来“使用不多”,从而抬高售价。

昆州一销售员曾因将7辆车的行驶里程共计回调64.8万公里,被罚款2.5万澳元,吊销营业执照五年。

昆州公平交易办公室(OFT)称,2022年以来共展开超100起相关调查,多个州也陆续加大处罚力度,最高或罚20万澳元。

如何辨别车辆是否被“回调过里程”?

购车前必须做的6项检查:

1、进行第三方验车(Pre-purchase Inspection)

请经验丰富的技师进行全面检测,不仅能发现篡改迹象,还能排除潜在安全隐患。

切记:检查必须在购车前完成!

2、查看车辆保养手册(Logbook)和维修记录

这些文件含有历史公里数信息,是重要的“纸面证据链”。

若卖家拒绝提供,务必要提高警惕。

3、比对政府登记和检验记录**

在新州和维州,可查看往年车辆年检报告中记录的公里数,与实际里程是否匹配。

4、观察车内磨损情况是否合理

如座椅、方向盘、变速杆、安全带、油门和刹车踏板等是否超过常规磨损。

举例:显示5万公里的车却有严重磨损,极可能被“调过表”。

5、检查轮胎的品牌与磨损程度

原厂轮胎通常能用6到8万公里,若车辆“公里少”,但轮胎更换过多次也属异常。

6、启用MTA举报平台查询卖家历史

昆州汽车行业协会已设立在线举报平台,用于反馈与查询不良卖家记录。

(图片来源:ABC)

购物小贴士:理性判断,三思而买

“一分钱一分货”:价格明显低于平均值,要多留一个心眼。

询问细节问题,观察卖家反应:卖家闪躲回避或答非所问,说明值得怀疑。

保存证据:包括聊天记录、保养手册副本、车辆检查报告等,以便维权。

被发现造假的后果?

各州正在加重打击:目前最高可罚20万澳元,严重者禁售车辆数年或面临起诉。

MTA呼吁进一步提高惩罚力度,应追偿对消费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购买二手车切记“眼见不一定为实”,“便宜可能有陷阱”。谨慎检查,理性决策,才能买得安心、用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