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呼吁对一项价值26亿澳元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展开调查,该项目已将部分工作外包给两家中国政府所有的企业。
Genaspi Energy的这一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并入选工党主推的“产能投资计划”(CIS)。根据该计划,纳税人将为项目运营成本提供最长15年的担保。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报道称,这家公司正推进首个净零排放项目,其官网设计亮眼,但实际办公地点位于悉尼Ultimo区的一处小型办公空间,且无标识,用途似乎更偏向于收发邮件。
《每日电讯报》发现证据显示,Genaspi Energy近期已与中资企业签署至少三份协议,以推进其在南澳偏远地区的Bundey电池储能与太阳能农场项目——该项目占地1700公顷。
其中两家合作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与“中电建储能科技”(CEEC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均由中国政府所有并掌控。
这些合作已获中国媒体报道,其中一篇报道将Genaspi的项目称为“中澳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新里程碑”。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周三,被澳媒在悉尼家门口堵访时,Genaspi Energy的负责人Cornelius Strydom坚称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
“这有什么问题?我们是澳洲公司。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几乎都依赖中国生产:太阳能板、电池。我们只是直接找源头采购,而不是通过第三方,”Strydom强调。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他还表示:“我们始终优先使用澳洲本地供应商。”Strydom指出,这三家中国企业分别提供了“海外技术与采购支持”“初期技术支持”及“部分设备”。
根据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发布的官方指南,澳洲大力推进净零排放的进程“可能面临间谍活动、蓄意破坏及外国干预风险”。
官方建议中写道:“拟投资拥有或运营发电站(含储能设施)的企业或实体的外国投资者,建议申请外国投资批准。”
不过,Albanese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由澳洲本地公司完全拥有的项目,其外包安排通常“不属于需要审查的外国投资行为”。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对此,国家安全专家、战略研究组织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主任Peter Jennings批评称,政府这种回应态度“过于轻率”。
“目前中国已明确战略转向,希望在太阳能板、风电设备、电池,以及电网基础设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领域建立垄断地位。我们的能源电网有着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政府必须正视我们对中国日益加深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影子能源部长Dan Tehan也指出CIS机制以及该特定项目“亟待接受国会审查”。
“我们迫切需要全面公开容量投资机制的决策过程。要弄清这个越来越乱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正式的参议院听证会进行调查。”
与此同时,来自南澳、Bundey项目所在地选区的自由党联邦议员Tom Venning也呼吁,任何与中国政府的关联“都应立即澄清并向公众公开”。
“我们欢迎对本地区的投资,但不能以牺牲透明度或国家安全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