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传统邮局”?加邮参考国际改革经验,计划削减成本、重塑服务

在邮件量持续下滑、财政连年赤字的背景下,加拿大邮政(Canada Post)正酝酿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联邦政府上月已正式取消禁止社区信箱的禁令,并宣布多项削减成本措施,力求扭转亏损局面。改革虽有望每年节省数以百万计加元,但也引发工会强烈反弹与全国罢工潮,部分民众也担忧服务质量被进一步压缩。

每天亏1,000万,政府注资仍难止血

数据显示,加拿大邮政目前每天亏损约1,000万加元。尽管联邦政府年初已注资10亿,但加邮至今仍未摆脱赤字困境。邮件业务大幅萎缩,尤其在城市地区,传统信件早已被电邮和社交媒体取代,仅剩账单、通知及少量寄件。

城市居民对邮政服务已“毫不关心”,而偏远社区则坚决要求保留本地邮局及上门派信服务,凸显城乡差距下的政策难题。

政府出招削支,措施引发罢工与争议

为止血自救,加拿大邮政近期已推出一系列削支措施,包括:

取消上门派信服务禁令,改以社区信箱

合并部分过剩农村邮局

将非紧急邮件改为陆路运输

这些改革预计每年节省约2,000万加元,但也遭到工会批评为“削职袭击”,并因此引发全国范围的抗议与罢工行动。

邮政员工代表表示,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压缩人手、减少服务范围,是对公共服务精神的背叛。

国际经验可借鉴,加拿大地理成障碍

专家指出,加拿大邮政可从其他国家的转型中汲取经验,尤其是面对数字化与私营快递平台崛起带来的双重压力:

美国邮政(USPS):合作减压

USPS 通过与私营快递公司合作,授权对方负责分拣及地区配送,由 USPS 仅负责“最后一公里”送达,成功节省大量营运成本。

英国皇家邮政:私有化重生

皇家邮政于2013年私有化,初期虽出现亏损,但近年借助科技投资及高效物流系统,已恢复盈利,尤其在包裹业务表现出色。

日本邮政:金融服务是新出路

在邮件量下滑的趋势下,日本邮政积极拓展金融业务,提供储蓄、保险、贷款等服务,填补传统邮政盈利缺口。

加邮已尝试“金融转型”,成效待观察

事实上,加拿大邮政也在尝试“仿效日本模式”。目前已与金融科技公司 Koho 合作推出MyMoney Account,提供基本的储蓄账户与金融服务。

多伦多大学教授指出:“邮政服务不应只以盈利为目标,其核心使命是公共服务与连结社区。若能自负盈亏当然最好,但不能牺牲公平与可达性。”

她建议,加邮应在包裹、金融和数字服务等方向多管齐下,而不是一味裁员削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