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下来很幸运!澳华女在CBD街头被随机捅伤,因恐惧被迫搬家

墨尔本CBD近日发生一起恶性随机捅人事件,36岁的Wan Lai在上班途中被陌生女子刺中胸口,重伤送医。

经历过这一切的Wan Lai表示,自己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为了确保安全,她选择搬离案发地附近。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10月2日早上7点40分左右,Lai正沿着Little Bourke St步行上班。此时,32岁的Lauren Darul突然持刀刺向Lai的胸口,随后逃离现场,这一袭击过程被监控拍下。

画面显示,遇袭后Lai捂住胸口倒地,痛苦呻吟。路人见状立即上前救助,有人帮忙按压伤口止血,有人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

最终她因肺部受伤住院治疗3天,经胸腔引流手术后方才好转。

“我当时走到Little Bourke St靠近Higher Ground大楼后门的位置,突然被一名无家可归者捅伤。”

Lai在社交平台回忆,事发时天色尚早,街上行人稀少,而她也特别感谢了现场施救者。

“街对面的女孩全程目睹,第一时间冲过来帮我止血、联系警医。之后还有一对韩国夫妇和几位上班族也赶来帮忙,非常感谢大家的援手,也谢谢同事和朋友的关心。”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尽管身体逐渐康复,但这起袭击彻底摧毁了Lai对CBD的安全感。她在该区域居住4年多,如今因恐惧搬离:“现在哪怕只是在这附近走路,我都会紧张到心跳加速,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都觉得危险。”

她也提醒公众:“上下班路上一定要留意周围,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据悉,袭击者Darul存在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无家可归,袭击事件发生时正处于保释期间。

Darul是Little Bourke St“Make Room”收容所的住客。

该收容所由维州Allan政府与墨尔本市政府联合资助,旨在为长期露宿者提供短期至中期住宿,可同时容纳50人。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但事发前,Darul已离开收容所,且错过了重要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预约——收容所管理人员曾因她未出席强制复诊向警方报案,却未能在袭击事件发生前找到她。

从Darul多个社交账号发布的照片可见,她的精神状态近年急剧恶化。2021年时,她还留着深色长发,面对镜头微笑;而到今年9月,她颈部缠着绷带,头发凌乱,模样已十分反常。

此外,她的社交动态中还充斥着冗长、逻辑混乱的文字内容。目前Darul已被还押,面临“故意伤人”“过失伤人”及“保释期间犯可诉罪行”三项指控。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Make Room收容所自今年初运营以来,已成为周边居民眼中的“问题点”,警方需频繁出警处理相关事件。

尽管墨尔本市政府为该项目投入超1200万澳元,宣称会“平稳且安全地”服务CBD,并配备了心理健康咨询、法律咨询、24小时前台及屋顶花园等设施,但Lai的家人对其管理能力提出强烈质疑。

“事发至今两周多,Make Room从未联系过我们。”Lai的姐夫Chia Ting表示,家人迫切想知道袭击者为何能从收容所逃脱。

“他们嘴上说‘会保障社区安全,7天24小时有人值守,确保万无一失’,结果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还说员工专业,能判断谁适合入住,显然这也失败了。”

Ting质疑:“花了几百万澳元,只服务50个人,怎么还能出这种纰漏?我们想知道他们事后会如何跟进,打算怎么改进。”

Ting强调,弱势群体需要心理健康支持,但无辜民众的安全同样重要:“帮助他们的同时,不能把别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目前Lai已搬至墨尔本另一内城区,但Ting表示,他的其他亲友仍住在CBD核心区,大家都想知道Allan政府将如何防止类似袭击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这起捅人案并非孤例,近期墨尔本CBD已接连发生多起恶性治安事件,引发民众对安全管控的担忧。

10月中旬,一名名为Simon Michael Davies的男子在保释期间,持假枪在墨尔本多地实施劫车,最终在Lai遇袭的Little Bourke Street被警方逮捕。

此前两天,一群青少年在Crown赌场捅伤一对父子,其中4人被保释后,竟返回案发现场炫耀“自己参与了袭击”。

一位市政厅人士透露,近年来CBD出现越来越多因精神病或药物问题引发的暴力随机袭击事件。

“目前法律上还不能仅根据精神异常就将人强制收容,但现实中却有很多人显然需要戒毒或医疗支持,却得不到、他们反而在街头游荡,对公众构成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