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法律界!律师二度用AI写法院文件“造假判例“,法官怒:浪费时间

纽约一名律师因在法院文件中两次使用人工智慧(AI)生成的虚假判例,再度引发法律界震动。纽约最高法院法官柯恩(Joel Cohen)近日裁定,律师迈克尔·富特(Michael Fourte)及其所属事务所在法律文书中引用AI虚构内容,已严重干扰司法程序,并将案件移交律师道德审查机关处理。

此案原本是一宗家庭成员之间的借款与契约纠纷,并不涉及复杂法律问题。然而,富特在提交简易判决陈述书时,引用了多段并不存在的法律案例。

更严重的是,在原告提出制裁申请后,他为自己辩解所递交的反驳文件中,再度出现多段AI虚构的判例与引文。

法官在裁定中直言:"换句话说,被告律师依赖未经查证的AI来为自己辩解,甚至声称这段内容由监督不力的同事撰写。这种说法并不令人信服。"

柯恩指出,AI生成的"假案例"有时可能"恰巧"与法律原则相符,但那只是偶然,无法掩盖其不实本质。

"当虚构案例支撑看似合理的法律主张时,法院与对造律师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对司法程序造成严重风险,浪费宝贵时间与资源。"

他也语带警告地写道:"简言之,不要浪费法院的时间。"

在被要求解释时,富特承认文件有误,但辩称是员工未遵守指示所致,"我对此极为震惊,没有任何借口。"

他声称自己原已检查案例,但反驳文件交由员工复核,结果仍未发现错误。

然而,后续审查显示,富特在反驳文件中的虚构引文比第一次还多,共计7段引用来自不存在的判例;另有3段引文与主张内容毫无关联;甚至在反对支付律师费的文件中,也被原告律师发现更多假案例。

最终,法院裁定富特须赔偿原告因AI虚假引文造成的延误与额外律师费用,并将裁定副本送交新泽西州律师道德办公室(New Jersey Office of Attorney Ethics)备查。

法官在裁定书中强调:"当律师不检查自己的工作,不论内容是否由AI生成,损害的不只是客户的权益,更破坏公众对法律专业与司法体系的信任。律师的诚信义务,不能委由一个软体程式。"

富特在声明中表示:"因案件仍在审理中,我们不会针对细节发表意见。事务所已建立更严格的文件验证与监督机制。"

这并非首起律师因使用AI虚构案例而遭制裁的事件。2023年,一起类似案件中,纽约律师事务所因引用ChatGPT编造的虚假案例而遭罚,引发美国法律界对AI工具使用规范的广泛讨论。

法律专家提醒,AI可作为辅助工具,但律师必须对提交法院的所有内容承担最终责任,若疏于查证,将可能面临职业伦理审查甚至吊销执照的风险。

这起案件再次凸显,在AI逐渐融入法律工作流程的当下,"人类的法律责任"绝不能被科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