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华人IT男连环强奸犯认罪,更多惊人细节曝光,将女性称为 “车辆”······

你是否想过,当你在租房平台上热情接待 “看房者”,或是在华人朋友圈里信任地与熟人交谈时,一场精心策划的伤害可能正悄然逼近?德国法兰克福近期开庭的一桩案件,将海外华人社交圈里隐藏的危险彻底撕开,让无数人脊背发凉。

图片源自《南德意志报》

44 岁的中国 IT 从业者 Dapeng Z.,在外人眼中是个面容和蔼的光头男人 —— 黑框眼镜下的脸庞干净整洁,看起来温和无害。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 “好相处” 的人,从 2021 年起,竟对十名华人女性伸出了恶魔之手,其中八人遭遇严重性虐待,其余受害者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这些受害者里,有给他租房的房东、日常往来的邻居,还有职场上认识的同事,她们起初都以为,网络聊天、熟人社交是安全的纽带,却没料到自己一步步走进了对方编织的陷阱。

这场长达数年的伤害,始于 2021 年 1 月的一次背叛。Dapeng Z. 对当时的女友下手,用不明成分的镇静剂多次将其迷晕后实施性暴力,更丧心病狂的是,他还全程用手机、固定相机甚至头戴设备记录下这一切。没过多久,他又将目标对准邻居,利用对方信任给出的备用钥匙,深夜潜入家中企图作案,幸好邻居及时惊醒并大声求助,他才慌乱逃窜,没能得手。

在这一年里,他还把魔爪伸向了朋友圈和职场中的熟人。他常常在受害者的饮料里偷偷掺入药物,导致对方事后记忆模糊,根本无法清晰回忆起遭遇,再加上他每次作案后都会刻意销毁痕迹,这些早期的伤害事件始终没能暴露,让他得以继续潜伏。

到了 2024 年 1 月,Dapeng Z. 的作案手段愈发猖狂。他转战中国本土的租房平台,伪装成对房源感兴趣的女性,与房东们热情聊天,随后总能编出 “朋友会代为看房” 的理由。可当房东们满心期待地等待 “看房朋友” 时,出现的却是 Dapeng Z. 本人。他一见面就迅速制服房东,用剂量远超安全范围的麻醉药将其迷倒,进而实施虐待。据调查,这些麻醉药的剂量在多起案件中都已达到致命标准,受害者能侥幸存活,完全是运气使然。

他的作案地点遍布德国多地,从法兰克福的 Fichardstraße 街区,到哥廷根、曼海姆,再到纽伦堡。更令人发指的是,在纽伦堡的一处度假屋内,他竟在一个 11 个月大婴儿熟睡的同一房间里,对婴儿的母亲实施了伤害。而每次作恶后,他都不会就此收手,反而会将拍摄的视频传到电报群里,向群成员炫耀自己的恶行。

这些电报群,成了他和同类人的 “罪恶聚集地”。群里聚集了数百名中国成员,他们用隐晦的暗语交流对无意识女性实施性暴力的 “心得”:将女性称为 “车辆”,男性称为 “司机”,而残忍的虐待行为,则被他们轻描淡写地称作 “开车”。其中一个群甚至直接取名 “高级驾校”,除了交流 “技巧”,Dapeng Z. 还在群里多次向其他成员出售镇静药,让罪恶的链条不断延伸。

警方的调查,正是从这些社交平台的痕迹和案发地点的手机信号塔数据入手。2023 年 11 月,警方突袭了 Dapeng Z. 的住所,当场搜出上千张包含虐待内容的照片和视频,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查获了超过 17.6 万份儿童严重性虐材料。这些铁证,让 Dapeng Z. 再也无法掩盖自己的罪行。

而那些受害者的生活,从此彻底坠入深渊。许多人长期被心理创伤折磨,夜里频繁做噩梦,甚至有两人曾因无法承受痛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本该是互帮互助、温暖彼此的海外华人圈子,却成了某些人狩猎的 “猎场”,这样的现实,让人既愤怒又痛心。

2025 年 10 月,法兰克福地方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这起案件。庭审当天,Dapeng Z. 一进入法庭,就用身上的红 T 恤蒙住脸,试图躲避媒体的镜头。

检察官卡塔琳娜・施赖贝尔(Katharina Schreiber)在法庭上明确指出,Dapeng Z. 的 “危险性极高”,他使用过量麻醉药的行为,已构成谋杀未遂。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在警局接受调查时,他还一口咬定自己无罪,可面对法庭上的铁证,他却突然低头认罪,只说了一句:“是的,事实如此。” 他的律师则表示,后续会逐步交代每个案件的细节。这一突然的转折,让案件的审理进程得以加速。

按照德国法律,如果 Dapeng Z. 的罪名全部成立,他将面临至少终身监禁的惩罚,甚至可能被追加安置措施,以确保他日后无法再对他人造成伤害。这起案件就像一面锋利的镜子,照出了数字时代里,网络邀约、熟人社交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尤其给身在海外的华人女性敲响了警钟。

或许我们无法预知身边谁是潜在的危险分子,但至少可以做好自我保护:面对陌生网友的邀约多留个心眼,看房、见面时尽量让朋友或家人陪同,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饮料…… 希望这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不仅能让更多人提高警惕,更能推动海外华人社区共同搭建更安全的防护网 —— 毕竟,所有的事后追责,都不如事前的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