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地或迎北极光秀!三波日冕抛射锁定地球!卡城极光观测策略

天文预警!三波日冕物质抛射抵达地球,加拿大多地或迎北极光夜空奇景

过去几天,太阳异常活跃。来自同一太阳黑子区域的三次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简称CME)正连续朝地球方向袭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太空气象预测中心(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SWPC)发布预报称,本周四晚(10月16日)至周五清晨,地球将迎来一场G2级中度地磁风暴,加拿大部分地区有望观赏到北极光(Aurora Borealis)!

太阳连续“喷发”,三波CME直奔地球

据空间天气专家塔米莎·斯科夫(Tamitha Skov)分析,这三次CME均源自太阳黑子区域4246。过去36小时内,该区域磁场剧烈缠绕并断裂,接连释放出高速带电粒子流,正以高于正常太阳风的速度向地球推进。

这些CME预计将在格林尼治时间10月16日晚间抵达地球,相当于加拿大东部夏令时的傍晚至深夜,太平洋时间则可能延至午夜之后。SWPC提醒,确切到达时间仍存在数小时误差,风暴也可能延续至10月17日,但强度将逐渐减弱。

G2级风暴:虽属中度,却足以点亮中纬度夜空

地磁风暴强度从G1到G5分级,数字越高,扰动越强。去年5月和10月那场“极端”G5级风暴曾让极光南至加勒比地区,而此次G2级虽属中等,但依然足以为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包括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曼尼托巴省等中纬度区域——带来可见极光。

SWPC指出,G2级风暴可能对高频无线电通信和部分卫星导航系统造成影响,但不会带来严重问题。对公众而言,最大的看点是一场肉眼可见的极光秀。

然而,能否看到“耀眼”的极光,并非板上钉钉。科学家指出,即便三波CME连续来袭,最终效果仍取决于几个关键条件是否同时满足:

- CME是否精准击中地球(即与地球磁场“正面对接”)

- 太阳风速度是否足够快

- 地球磁场南北向分量(尤其是Bz)是否有利于能量传输

- 极光椭圆带是否南下至较低纬度

- 当地天气是否晴朗、视野是否无光污染

哪些地区最有机会见到极光?

尽管天象有利,极光的出现仍受地域与时机限制。以下是对加拿大,尤其是偏北或夜空较暗地区的观测建议:

-北部及偏远地区优势明显:越靠近北极圈或高纬度地区(如育空、努纳武特、北极群岛),极光出现概率越高。

-避开光污染:即便极光降临,城市灯光也可能使其难以肉眼察觉。

- 注视北方地平线及中高仰角:极光常在北方天空展开,向上蔓延时更为壮观。

-天气需晴朗少云:厚云遮挡可能让极光“隐形”。

观测策略:如何实时判断“是否值得出门看光”?

观测前可参考以下权威渠道:

-NOAA Aurora 30-Minute Forecast:实时显示未来半小时极光强度及分布。

-Aurora Viewline:标示极光南探的可见边界。

-Aurora Alerts、Aurora Forecast等手机应用:可根据GPS位置推送极光概率。

当可见线下探至阿尔伯塔省南部或卡尔加里纬度时,表示极光有可能肉眼可见。一般在午夜前后,磁场扰动最强,是最佳观测时段。

放平心态,不错过任何可能

极光如梦似幻、稍纵即逝。今晚的太阳风暴虽被定为“中等级别(G2)”,不代表必定出现强烈极光,也可能只是淡淡绿晕或微微舞动的光带。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观赏极光增添了一份“探险”的乐趣。

也许今晚只是普通的星空与银河,但若你在黑暗中抬头,恰见那柔波绿带自天边蔓延,那一刻便值得铭记。即便在城市中只能见到朦胧流光,也足以成为朋友圈中的“惊喜瞬间”。

专家提醒,本次地磁活动不会重现去年那场“爆发式”极光奇观。2024年5月的G5级风暴在加拿大几乎全国可见,甚至美国南部也曾出现极光。相比之下,今年的活动强度较低,但仍属难得的自然现象。

如果天气配合,哪怕只是短暂的绿色弧线或淡红光带,也足以让夜空不同凡响。摄影爱好者可使用三脚架与长曝光模式(5至15秒)捕捉细微的色彩变化,记录这场太阳与地球的“磁场互动”。

卡尔加里能否再度被极光点亮,仍取决于太阳风抵达时间与当地天气的配合。但从空间天气指标来看,这确实是一次“值得抬头看看”的机会。

如果你计划今晚观测,不妨带上相机与热饮,在黑暗原野中耐心等待。或许,在寒夜的某一刻,北方的天空会悄然亮起一抹流动的光。

你今晚会去追极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