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司法部掀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反电信诈骗行动,直指一位活跃于东南亚的中国福建籍商业大佬——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Holding Group)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志。 此外,美国这次还特别点名了三位新加坡公民,指他们和这个集团有关系,直接被列进了制裁名单。而陈志在新加坡的千万豪宅也随之曝光,令人对资金来源和流向产生质疑。 到底怎么回事,和新加坡有什么关系? 主要是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制裁名单中,有三名新加坡公民被直接点名:陈某(Chen Xiuling)、邓某(Tang Nigel Wan Bao Nabil)、杨某(Yeo Sin Huat Alan);据悉,他们均在太子集团相关企业中担任重要职位,其中杨新某还持有中国护照。 不仅如此,陈志在新加坡也有令人瞩目的资产——位于乌节路著名高端住宅项目格美华庭(Gramercy Park)的一套超过5000平方英尺的永久地契豪宅,市值估计超千万新币(约五千万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楼盘也曾被卷入新加坡此前轰动一时的30亿洗钱案,可见背后复杂的资金链条仍在调查中。 涉30亿洗钱案豪宅卖出1.16亿新币!有的狂赚百万,有的血亏三成

图示:Gramercy Park |图源:city development limited 陈志多国籍身份背景,目前逃亡在外 在柬埔寨,陈志曾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38岁的他,顶着Vincent这个英文名,手握英国和柬埔寨双重国籍,对外宣称自己是搞房地产、金融和消费服务的商业精英。2020年,他甚至还被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授予“奥克纳”勋衔,并一同拍下了公开合影,一时间风光无限。

图示:陈志(左)被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右)
早在2015年,陈志就开始大举扩张,带着太子集团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公司。这些公司表面上做着正经生意,实际上却是掩盖诈骗业务的马甲公司。最触目惊心的,是他在柬埔寨打造的多个诈骗园区——这些地方表面上是办公园区,实际上却像是监狱。据法庭文件显示,他的团队甚至建了所谓的手机农场:光两个窝点就塞进了1250部手机,操控多达7.6万个社交账号。

图源: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法庭文件 团伙成员用这些账号去搭讪受害者,花时间套近乎、培养感情,等到信任建立起来,就开始画大饼——比如“投资这个项目稳赚”、“加密货币很快翻倍”等等。受害人一旦转账,比特币立刻被转走,连账号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志还在美国设有洗钱小分队,专门负责把这些诈骗来的钱进行复杂操作:先分散成无数小额交易,再汇集到不同账户,层层转移、逃避监管。而这些钱很大一部分也被他用来炫富:奢侈旅行、豪车、名表、私人飞机,甚至还在纽约拍卖会上买下了毕加索的画作。他目前仍处在逃状态,或将面临最高40年刑期。 不只是骗钱,还控制人口贩运诈骗园区! 美国检方指出,陈志操盘的骗局背后还藏着更残酷的一面——人口贩运和强迫劳动。根据司法部披露,大量受害者是被诱骗或直接贩运到柬埔寨的。他们被关在诈骗园区里,被没收护照、限制自由,甚至一旦反抗就面临威胁、殴打等暴力手段。 另外,太子集团旗下的金贝集团也被美国财政部点名。金贝名义上是做酒店和赌场生意的,但其实背后也在搞诈骗、敲诈、强迫劳动,甚至有报告称,2023 年一名中国国民在一处与金贝相关的诈骗园区被发现在尸体被藏于行李箱中,该案已被检方纳入其对集团的起诉通报。但这起命案的具体责任人、调查结果等细节,目前尚未完全公开或被法庭确认。 美国FBI调查显示,2022年仅在纽约,就有259名美国人被骗走1800万美元,背后正是金贝集团。而根据柬埔寨政府2025年的新闻稿,这家金贝赌场其实就是陈志掌控的,陈本人就是首席执行官。

图源:美国司法部 英美联手出击,冻结150亿美元比特币资产 此次行动中,美国司法部不仅起诉陈志,还冻结了他控制的127271枚比特币,市值约150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规模没收行动。同时,英国政府也对其在伦敦的19处房产采取冻结措施,涉资超过1亿英镑。

图示:民事起诉书(左)刑事起诉书(右) 这起跨国诈骗案,不只是让人震惊更提醒我们,类似的电信骗局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复杂的金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运作。其中牵涉到的新加坡企业和个人,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这个高度开放、国际接轨的环境下,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更加警惕?不论是监管层面,还是企业与个人自身,都有必要进一步筑牢防线,避免被有心人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