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10月17日上午,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大分市一家医院因衰老去世,享年101岁。

这位出身渔民之家的日本老人,用了一生去诠释“良心政治家”这个词。
1924年,村山富市出生在大分的一个普通家庭,是十一名兄弟姐妹中的老八。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年轻的他考入明治大学,毕业后投身县政府职员工会,开始了长期的劳动运动生涯。

那时的村山,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让普通人能体面地生活。他从大分市议员一路做到县议员,再到1972年当选国会议员,48岁才踏入国家政治中心。

人生的前半段几乎都在地方基层度过,正因为如此,他比许多政治家更懂得生活的艰辛。

1994年,70岁的村山被推举为第81代内阁总理大臣。这位来自九州的老人,成为日本战后第一位社会党出身的首相。

他的任期只有短短561天,却是日本战后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1995年1月,阪神淡路大地震让神户化为废墟;3月,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事件震惊全国。面对连番灾难,他的政府反应迟缓,也遭到猛烈批评。但他没有推卸责任,只是淡淡地说:“所有的结果都由我来承担。”

那一年,他做了一件足以写进历史的事。
1995年8月15日,战后五十周年,他以内阁决议的形式发表了《村山谈话》。

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以首相的名义公开承认对外“殖民统治和侵略”的事实,并为此表达“深刻反省与由衷歉意”。他在讲话中说:“日本以错误的国策走上战争道路,给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损害。我们对此深刻反省,并由衷地道歉。”

此前首相细川护熙也曾对亚洲各国表示道歉,但村山富市不仅对亚洲各国道歉,更明确向中国表达歉意,被视为日本政治姿态上的重要转变。

这段文字后来成为日本历届政府处理历史问题的重要基准——无论谁上台,都无法回避那份“反省”。此后几乎每隔十年,日本首相都会在“战后纪念谈话”中重申立场:2005年是小泉纯一郎,2015年是安倍晋三,而到了2025年,最新的谈话则由石破茂发表。

对于村山富市的谈话,日本国内褒贬不一。 有人指责他“自我否定”,有人认为他“太软弱”,但村山从未退缩。 他曾说:“承认错误不是懦弱,而是勇气。只有正视过去,才能保护国家的名誉。”

那一年,他还访问了中国,成为首位在任时参观卢沟桥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日本首相,题下“正视历史,祈求日中友好、永久和平”十六字。

备注:自村山富市后,继任首相小泉到了2001年也参观卢沟桥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写下“忠恕”的题字。


……
卸任后,村山拒绝再担任任何公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中日友好事业中,长期担任日中友好协会名誉顾问。

他曾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访问中国时,在青岛海边游泳丢了假牙,还笑着说:“我的分身早已留在中国。”
这样的笑话听起来朴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的亲近。 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他常被称为“日本政界的知华派代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晚年的村山生活清贫、朴素。没有秘书,没有保镖,也没有豪宅,只住在大分老家那栋建于明治时代的木屋里。

日本前首相的退休待遇并不优渥,若非出身豪门,生活来源仅依靠几十万日元的议员养老金。村山也不例外。晚年生活拮据,常被看到骑自行车外出买菜。

媒体形容他“活得清贫而体面”,也让许多日本人心生感慨。
他曾说:“政治家必须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为了让国家、让世界更好,即使牺牲自己,也要去做正确的事。政治家应当有这样的胸怀。”

在日本政坛,“道歉”这两个字常被视为政治负担,而村山却在一九九五年的那个夏天,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国家的反省。 他说:“我不是为了讨好谁,只是为了能让日本的后代抬头做人。”

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他代表日本政府郑重地表达了反省与歉意,让这个国家第一次以正式姿态面对战争留下的阴影。那场谈话至今仍被记录在历史里。它提醒人们,日本政府并非没有对过去反思,只是后来,能真诚面对历史的人越来越少。

而今,那些主张友好、珍惜和平的政治家陆续离场。留在时间里的,是他们当年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温度——也是那个互相倾听、懂得反省的时代,最难再见的风景。
……

2015年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出席中国的抗战纪念仪式,不比德国勃兰特差吧~因为经常在视频号里看到很多人留言骂日本至今没道歉,实际上这说法是不准确的,要是这么说的话,这位老人的《村山谈话》不是白讲了,且另根据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粗略统计下日本政府在各种正式场合中道歉和反省说了不下二十次,如对华友好的海部俊树、细川护熙、村山富市、河野洋平、鸠山由纪夫……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2025年参加抗战纪念仪式

深刻缅怀这位第一个向中国道歉的日本前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