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润澳”全纪录:从奥克兰到墨尔本!极速启程与10年告别

本文为在新西兰生活10年的华人Bonny,分享她全家润澳的经历。

2023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Albanese宣布为在澳新西兰人开放直通公民身份的利好政策,“润澳” 这个词从此热度飙升。而我,从一个围观讨论的群众,变成收拾行李加入“润澳” 大军的一员,前后只用了短短一个月。

2015年9月24日,是我第一次抵达奥克兰国际机场的日子。

2025年9月24日,整整十年,一天不差,我在奥克兰国际机场搭乘飞往墨尔本的航班,拖家带口准备开启新的生活。

落地墨尔本的第三周,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整理这段日子的经历与感受。以下全是个人真实经验,大家当作参考看看就好,不必过分较真。

(2025年9月24日,奥克兰机场)

01

三步搞定身份

“润澳”第一步,先搞定合法身份。

可选路径有两个:拿新西兰护照,或是办签证。

我最终选择了461新西兰家属签证,这个签证的优势很明确:能在澳洲无限制工作,但不包含公费医疗等福利,需要自己购买医疗保险;签证有效期 5 年,到期后可续签。

我的理想规划是:等 4 年后队友入籍澳洲,再由他担保我申请澳洲PR,这样既能拿到居留资格,又能保留中国护照。

签证办理过程比想象中简单:跟着澳洲移民局官网的新西兰地区指引操作,填表格、做体检,把所有材料邮寄到悉尼办公室,然后就是等待。整个流程下来大约两个月,一切都很顺利,没遇到什么阻碍。

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的最新政策,从2025年7月份开始,461签证也可以在线申请了,比之前只能邮寄纸质申请表方便了不少。

02

出租奥克兰房产

无奈却高效的选择

提起房子,多少有点“踩坑”的遗憾。

2021年底楼市高峰期,我入手了首套房,没想到之后遭遇贷款利率暴涨、奥克兰房价暴跌的双重打击。其实最理想的情况是:如果房价上涨,卖掉房子再走,既能套现,又能避免成为澳大利亚税务居民后缴纳资本利得税。

但现实是房价跌了不少,实在不想让“纸面亏损”变成真金白银的“割肉”,只能选择把房子出租。算上地税、保险和每月的还贷金额,这套房子每年要承担3万纽币的负现金流,成了不小的负担。

不过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靠谱的物管公司UNO,尤其是市场开发经理 Gratia,人美心善还效率极高。

她周二来家里看房、签合同,周五就安排了房屋健康检查;第二周周一完成房屋拍照、上线广告,周四组织第一次open home,当天下午就找到了租客。

更巧的是,租客搬进来的时间和我们离开的时间几乎无缝衔接,而且这个租客是 UNO 长期服务的客户,背景清晰,省去了很多顾虑。这样的效率,真的很难再找到第二家。

房子租出去,“润澳” 准备就完成了一大半。

后续就是两件事:通知保险公司,把房屋保险从自住型改成房东保险;联系电力公司和网络公司,约定好离开当天关停服务。

临走前,我还给左右邻居各写了一封告别信,告诉他们我们全家要搬走了,也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万一房子有需要对接的事,他们能随时找到我。

03

极限断舍离:

160公斤行李装下10年家当

出租房子有个关键要求:不带家具的房子更好租。这意味着,我要把住了多年的家彻底清空。

最开始我咨询了跨国搬家公司,一听报价就打了退堂鼓:一个23公斤的纸箱,从奥克兰海运到墨尔本就要120多纽币,要是运家具,费用更是高得离谱。

再看看家里的东西,好像没有哪件值得花这么贵的运费,干脆决定:全部甩卖!

平时买买买不觉得,真到要处理的时候才后悔: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我在Facebook Marketplace、小红书和微信朋友圈同步发帖,家里大部分物品都以原价三折左右的 “骨折价” 出掉了。

剩下卖不掉的,一部分送给了同事朋友,还有很多捐给了当地的OP Shop(慈善二手店)。

(中午就要出发去机场,早上还在扔扔扔……)

我们的机票行李额度总共160公斤,最后打包成8个箱子——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

“到底要带什么?”这个问题折磨了我们一轮又一轮,直到出发前一天晚上,还在对着行李做最后的取舍。想带的东西太多,但额度就那么点,根本不够装。

有些日常用品跟着我们整整10年,情感价值早已超过了物品本身的价格,这才是断舍离最难的部分。

最后到墨尔本打开箱子才发现,我带的外套只有5件、T恤3件、裤子4条,其他衣服全扔掉了。朋友调侃说:“你这哪像搬家去定居,倒像是去短期旅游的。”

我只能笑着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既然已经决定从头开始,那就认真地和过去的一切好好告别吧。

04

24小时极限租房:

从“被放鸽子”到意外解锁学区房

如果说换个地方生活,就如同打游戏开启新号,想要顺利推进后续篇章,必须先扎实完成前期基础任务。

而我在墨尔本的“开局之旅”,就从一系列充满意外与挑战的 “新手任务” 开始,每一步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或许都能帮后来者少走弯路。

墨尔本与奥克兰的租房市场,堪称“冰火两重天”。

(个人感觉墨尔本的路比奥克兰窄很多,开车非常不习惯)

奥克兰可租房源创新高,租金平稳不说,房东还得绞尽脑汁吸引租客 —— 降租金、送购物卡是常操作;但在墨尔本,通过物管公司租房,申请表格的详细程度快赶上办签证了。

申请表要填半小时到一小时,还得附上Cover letter、资金证明、工作合同、银行流水,即便提交十几份申请,也可能石沉大海。

我家的租房波折,更是让人心惊。

队友提前去墨尔本“打前战”,通过本地生活网站联系到一位转租的新西兰人 —— 她因工作变动要从东区搬去西区,谈妥后我们付了300澳币订金,就等她联系中介签转租合同。可无论怎么催促,她都以各种理由推迟,我们虽隐隐不安,却因担心订金不退不敢反悔。

果然,意外还是来了:我们周三的飞机,周一才收到通知——她男朋友不同意,房子不转租了。只剩一天时间,全家随时可能面临“住Airbnb过渡”的窘境。

我疯狂刷新房源、临时提高预算,总算赶在出发前敲定了现在的住处。更惊喜的是,这套房竟是优质学区房,直接解决了孩子上学的核心问题,也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更离谱的是,这个说要转租又放鸽子的人在我们入住新家之后还打电话过来,说还想租给我们……

(墨尔本的春天,新家门口的花都开了,娃的花粉症也来了)

05

各种证件办理:

顺序错了全白搭

安顿好住处后,证件办理成了核心任务。我曾因顺序混乱浪费不少时间,总结出清晰的“五步流程”,新手照着走准没错。

第一步:先注册MyGov账户——政府服务的 “万能钥匙”

MyGov账户是澳洲生活的“数字基石”,相当于一个安全的“政府服务钱包”,能关联Centrelink福利、ATO税务、Medicare医疗等所有关键服务,既有网页版也有手机APP,后续办业务全靠它,务必优先注册。

第二步:电话卡→税号(TFN)→银行卡,顺序不能乱

办本地电话卡:先去超市买澳洲本地电话卡并激活,这是后续办卡、留联系方式的基础。

申请税号(TFN):避坑是关键

新西兰公民入境后申请TFN能即时拿到,但461签证需先申请再等通知。这里要重点提醒:申请必须从官方网址进入,我曾误点Google搜索出的“高仿网站”,发现申请要收费,差点被骗!

申请税号过去了三四天,没有任何进展,我着急办银行卡,就想着给ATO直接打电话问问看,没想到在电话里,当场就得到了TFN号码,并且在MyGov账户里面直接关联起来了,再等着信件寄到家。

如果你担心自己英文不好,给政府部门打电话沟通不方便,可以拨打131450。

拨打电话之后,直接说Mandarin或者Chinese,稍等一会就会有一个中文翻译上线,他会先问你需要转接哪个政府部门的服务,之后他就会转接过去,会以三方通话的形式帮你实时翻译,让沟通畅通无阻,而且这个服务是完全免费的。

办银行卡:三要件缺一不可

必须有“本地电话卡+澳洲住址+TFN税号”,才能去银行开户。我一开始没办税号就去银行,白跑一趟,大家别犯同样的错。

第三步:新西兰驾照转澳洲驾照——免考试但要备对材料

新西兰全驾照转澳洲驾照无需重考,但需先准备一份新西兰交通局(NZTA)出具的Certificate of particulars。

申请方式:可打电话给NZTA,或在官网申请。

注意事项:官网申请2个工作日内会通过邮箱发送文件,打开密码需通过新西兰手机号接收短信,文件加密,没密码无法查看。

以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为例,换驾照步骤如下:

先在官网填申请表,系统会推荐最近的交管局并可预约时间,需先缴21.6澳币费用;

现场携带4份材料:Certificate of particulars、护照、新西兰驾照、澳洲本地银行卡(需有本人名字);

填完现场申请表、提交材料后拍照,选择驾照有效期(3年94澳币,10年321澳币),缴完费拿收据,两周内驾照会寄到住处。

(墨尔本交管局大厅)

第四步:申请Medicare卡+注册GP——孩子上学必备

461签证无法享受公费医疗,我家是通过持新西兰护照的队友申请Medicare卡:

登录MyGov,选择“查看并关联服务(View and link services)”,找到Medicare并关联;

选择“注册Medicare(Enrol in Medicare)”,按提示填信息。

这里有个坑:工作人员会要求证明“已彻底离开新西兰、在墨尔本常住”,他们会问有没有卖房的证明,或者是取消了新西兰的人寿重疾等医疗保险的证明。

队友最终提交了“房屋保险从自住改房东保险”的证据才通过。

别死等网上申请结果!很多人说要等一个月,但直接给Medicare打电话,当场就能拿到Medicare号码(孩子的号码会关联在主申请人名下),后续等卡片寄到家即可。

拿到Medicare号码后,需尽快注册家庭医生(GP),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墨尔本幼儿园/托儿所要求提供“符合澳洲标准的疫苗证明”:

带孩子和新西兰疫苗本见GP,医生会核对需补种的疫苗(我家俩娃在新西兰按要求接种完,仍需补打:老大1针,老二2针);

补完疫苗后,GP会开具Immunisation history statement,并将记录更新到政府数据库,有了这份文件才能给孩子报名托儿所。

注意:疫苗免费,但每份证明收费50澳币,俩娃共花100澳币。

第五步:申请儿童保育补贴(CCS)

墨尔本托儿所费用极高,我家附近的机构不分孩子年龄,统一185澳币/天,俩娃一周就要花1850澳币(悉尼更贵,部分机构超200澳币/天),没有CCS补贴,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13岁以下孩子均可申请CCS,补贴额度由三大因素决定:

一是家庭收入,收入越低补贴的百分比越高;

二是看家长忙不忙,也就是所谓的活动小时数,比如上班、上课、做志愿者、创业等等都算,家长忙的时间越多,政府补贴的托儿小时数上限就越高;

三是补贴会根据你的托儿中心收取的费用或政府设定的最高限额(cap),取较低者进行计算。

我查到墨尔本Centre Based Day Care学龄前儿童每小时补贴上限为$14.63澳币,如果托儿中心收取的费用高于政府设定的每小时最高限额,就需要自己承担超出部分。

完成以上“新手任务”,才算真正站稳了在墨尔本的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