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并成长于新西兰的纳维乔特•辛格(Navjot Singh)正面临被遣返的命运——仅仅因为他的父母是逾期居留者。移民局认定他也是“非法滞留者”,并要求他离开新西兰。
辛格的律师阿拉斯泰尔•麦克莱蒙(Alastair McClymont)誓言绝不让移民局得逞:“如果他们要来抓人、把他押上飞机送去一个陌生的国家,他们得先过我这一关。我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他说,“我不会让他们这样对待我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让他们这样对待别人的孩子。”

生于新西兰,却被当作“外人”
现年18岁的辛格一生都在新西兰生活,从未离境。由于父母是印度裔逾期居留者,他在2006年新西兰取消“出生即公民权”后,失去了自动取得公民身份的资格。上周,他收到副移民部长克里斯•潘克(Chris Penk)拒绝干预的信——那是他最后的希望。
“那封信让我心碎,”辛格说,“我一直希望政府能给予像我这样的人特赦,不只是我,还有那些同样受苦的人。”
若被遣返印度,他说自己将陷入完全的迷茫:“我不会说印地语,对那个国家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家人,我不知道能去哪。”
辛格坦言,公开自己的身份让他倍感压力,他担心朋友疏远他。“我在新西兰唯一拥有的就是友情。我不能工作、不能赚钱,也不能上学。如果连朋友都失去了,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社区挺身而出
塔卡尼尼锡克庙(Takanini gurdwara)领袖达尔吉特•辛格(Daljit Singh)长期倡议修改相关法律,他表示将于即将举行的宗教领袖会议上,向总理克里斯托弗•勒克森(Christopher Luxon)与工党领袖克里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提出此案。
“这孩子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要怪只能怪他的父母或制度,”达尔吉特说,“他从未受过正式教育,也没有生活能力,若被送回印度,他会非常痛苦。”
政界反应:呼吁恢复“出生即公民权”
绿党移民事务发言人里卡多•梅嫩德斯—马奇(Ricardo Menendez-March)呼吁政府给予逾期居留者普遍特赦,并恢复“出生即公民权”。他说:“我的信息很简单——坚强、继续抗争,不要屈服。”
他批评潘克“干预标准不一致”,并指责政府迫使像辛格这样的年轻人必须公开求助,才能换来“哪怕一点人性的回应”。
工党移民发言人菲尔•特维福德(Phil Twyford)也表示,工党将支持允许在新西兰出生的孩子在居住一定时间后自动取得公民权的提案。“从基本人道立场来看,我们必须找到更好的方式。”他坦言,2006年由工党政府通过的法律“不是好的政策”,应重新检讨。
特维福德呼吁潘克重新考虑辛格的案件:“如果他们设身处地去想,就会明白这种遣返根本不合理。”不过他也强调,逾期居留者的父母“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政府:不会修改法律
潘克拒绝介入辛格案,表示已“仔细考虑所有陈情”,但将继续采取个案审查政策。移民部长艾丽卡•斯坦福(Erica Stanford)的发言人同样指出,政府无意修改2006年后的出生公民权规定。
内政部长布鲁克•范维尔登(Brooke van Velden)也重申,她“没有任何意图”改变现行法律,称非公民身份的孩子可通过特定签证享有服务权利,并提醒外籍父母“应了解自身移民身份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移民局全国合规负责人法迪娅•穆达法(Fadia Mudafar)表示,目前并未对辛格或其母采取执法行动。她强调,移民局不会“专门针对这类刚满18岁的孩子或其家庭”,并会在个案中“采取额外的关怀措施”,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时才会动用遣返手段。
“无国可归的孩子”
麦克莱蒙认为,移民局实际上不会立即遣返辛格,而是让他陷入“法律真空”,等待“有人有足够的人性去改变法律”。
“这种对一个青年的伤害是无法容忍的,是残酷的,不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他指出,政府2023年的一份内阁简报已承认此类儿童的处境十分脆弱。
“类似的孩子可能还有上百个,他们每天都在恐惧中生活……如果法律不改,这种悲剧还会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