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新教育研究震惊全国: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全面滑坡!

柏林报道——德国教育再次传来令人担忧的消息:学生学业水平持续下降,学习兴趣减弱,注意力涣散,尤其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成绩下滑最为严重。

根据即将公布的《2024年IQB教育趋势报告》(柏林洪堡大学研究,消息来源:BILD政治渠道),在4.8万名九年级学生的全国性测试中,达到课程标准的比例大幅下滑,不达标者显著增加——比2012年与2018年的结果更糟。 主要数据如下: ▶︎ 2024年,约9%的九年级学生未达到初中毕业所需的最低数学标准;约34%的学生未达到“中等学历”(Mittlere Reife,10年级)标准。 ▶︎ 在以中等学历为目标的学生中,几乎四分之一(24%)未能通过数学测试;化学不达标率25%,物理16%,生物10%。 ▶︎ 与前几次测试相比,不达标比例明显上升:生物上升5个百分点,化学上升9个百分点,物理上升7个百分点。即便是许多文理中学(Gymnasium)学生,也未能达标。 社会背景不是关键因素! 虽然有移民或难民背景的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方面仍落后于本地学生,但研究指出,这次成绩下降跨越了所有社会阶层。无论家庭贫富、父母学历、是否有移民背景——成绩全面下滑,影响面广。 ▶︎ 所有联邦州的成绩都有所下降。表现相对较好的为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萨克森和梅前州;而不来梅、黑森、北威州和萨尔州位列末尾。 ▶︎ 学生对数学与理科兴趣下降。 ▶︎ 越来越多学生受到心理或社交问题困扰,尤其是女生。她们比男生更常感到孤立,受到战争、气候变化、社交媒体等“世界危机”干扰。 疫情的阴影仍在延续 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疫情(2020–2022年)的影响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核心原因:“这段中断可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并在四年后依旧产生后效。” 应对之策: 为缩小难民与外国学生的教育差距,研究团队建议: 加强语言培训与融合教育;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减少“转行教师”(Quereinsteiger); 学校单独难以承担这一任务,必须依靠家庭、幼儿园、教育机构、青少年事务与大学之间的协同合作。 结论: “只有所有教育参与方协调合作,才能持续保障德国儿童与青少年的学习与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