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租房真的比买房便宜吗?这些“隐藏的成本”你算过吗?

很多人都觉得租房比买房划算,尤其是在房价高涨的英国,租房似乎成了更“轻松”的选择。

毕竟,租房不用首付、不用担心贷款利率波动,还能随时搬家听起来确实灵活又省心。

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

随着租金一路飙升,租房的“隐性成本”正在悄悄吞噬着本该属于租客的积蓄。

长远来看,租房未必真的比买房便宜。

1.租金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Zoopla的最新数据:

如今英国首次购房者的月供平均是£1,038,而租客平均要交£1,248 —— 也就是说,租金比月供高出整整20%。

也就是说,同样的房子,租的人每个月要多掏 £210,年下来就是两千多镑的差距。

当然,这个计算是建立在买家支付20%首付的基础上,也就是平均 £50,740——对应一套典型售价为£253,700的首次购房房产。

相对来说,房贷利率还能固定,但租金几乎年年涨,涨幅还不小。

从2022年到2025年,英国平均租金上涨了21%,远高于同期房贷的涨幅。

现在,租客平均要把收入的34%拿去付房租,而房主只需要19%。

这个差距可不仅仅是一串数字——对很多人来说,它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储蓄的减少,以及在伦敦、奥尔德姆、博尔顿等热门地区越来越难负担的住房开销。

2.看不见的花费:储物、宠物、停车

除了租金,租客还有不少“隐形账单”。

比如,租的房子空间有限,很多人不得不额外租储物间放杂物;

养宠物的,还要交宠物押金或每月额外费用,一年下来又是几百镑;

在城市里停车更是奢侈,有车位的公寓通常要额外收费。

而这些,对有自己房子的房主来说,几乎都是零成本。

3.水电气与“打包收费”的陷阱

有些公寓会把水电气等杂费打包进租金,看似方便,其实暗藏“溢价”——房东往往加上服务费,或者分摊方式不透明。

相比之下,房主可以自己选供应商,控制使用量,账目更清晰,也更省钱。

再说公寓配套:健身房、泳池、会所这些“福利”,你可能根本用不上,但租金里早就帮你算好了。

而自己买房的人,可以选择要不要花钱搞这些享受,甚至如果自己装修升级,还能提升房产价值。

4.租房的流动成本:搬家也要花钱

租客还有一个很容易忽略的开销——搬家。

租约到期、房东涨价、不想续租……每次搬家都意味着新押金、搬家公司费用、请假搬家的损失等等。

而买房的人通常住得更稳定,既省下这些钱,也少了频繁搬家的烦恼。

5.短期租得起,长期买更值

租房确实灵活、省事、起步门槛低,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轻松”往往要用更高的成本来换。

房贷虽然让人压力大,但每一笔月供都在积累资产,将来房子卖掉还能赚一笔资本升值;

而租金,再贵也只是帮房东还贷款。

现在的英国,租得起的越来越少,买不起的越来越多。看似灵活的租房生活,其实正在悄悄吞噬更多收入。

而只要能承担首付、通过贷款审核,买房的长期成本反而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