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新西兰今年进入清算程序的企业数量,已超过去年同期的总量,显示出企业倒闭潮正加速蔓延。分析人士警告,这一趋势可能贯穿整个年度,2025年的清算案例极有可能刷新近年新高。
企业重组顾问公司 McGrathNicol 合伙人 卡雷•约翰斯通(Kare Johnstone) 表示,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清算数量攀升是经济多重压力累积的结果。她指出,高利率、融资困难、消费信心低迷、成本飙升以及劳动力市场紧缩,共同形成了对企业经营的致命夹击。

约翰斯通指出,许多企业在经历了疫情时期的政府补助与低利贷款支持后,原本勉强维持的现金流如今已彻底枯竭。她说:“那些在过去两年靠延迟还款、削减开支或政府纾困撑下来的公司,如今已经没有缓冲空间。一旦销售下降或银行收紧贷款,企业就会立刻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
数据显示,制造业、建筑业、零售业与餐饮业是目前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缓冲和议价能力,成为这波清算潮的“第一批牺牲品”。在部分地区,商业街空置率显著上升,地方经济活动出现明显萎缩。
约翰斯通警告,未来几个月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随着银行信贷环境趋紧、消费者支出下降、以及房市持续低迷,企业周转将更加困难。“除非经济出现实质性复苏,否则我们可以预见,今年的企业清算数量将大幅超过2024年的全年总量。”她说。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的清算浪潮反映出新西兰经济复苏基础薄弱。虽然官方失业率仍处在相对可控的水平,但企业破产和清算的激增往往是劳动力市场恶化的前兆。若趋势持续下去,不仅会打击投资者信心,也可能迫使政府与央行重新评估财政与货币政策方向。
总的来看,新西兰正步入一个高成本、高债务、低信心的经济阶段。企业清算激增,不仅象征着经济疲态,也预示着未来几季的就业和增长形势恐将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