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13岁女生因校园厌女霸凌被迫转学

一名13岁的惠灵顿女学生因班上部分男同学出现严重的厌女和极端言论,被迫离开原校。她表示,这些言论常来自受社群媒体上争议人物影响的男生,如网络红人安德鲁•泰特(Andrew Tate)。

这名化名艾米(Amy)的学生说,近两年来,部分男同学开始表现出“超男性化”倾向,在课堂上散播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与恐同言论,甚至主张“女性应该回厨房,不该工作”。

艾米指出,那些不参与歧视言论的男生会被嘲笑为“娘”或“同性恋”,而女生则被视为“笨、没用”。她说:“他们不希望女生在学业或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甚至有些女生因此放弃参与。”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男同学还会发表带有性暗示的评论。艾米回忆:“有一次下课前,一个男生竟说‘我想找个地方插进去’,午餐时又当众谈论要‘打某位女生的大腿’。”

艾米后来选择转学到另一所学校,她指出,这群男生不仅歧视女性,还公开发表反跨性别的言论。

新西兰中学教师协会(PPTA)的一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男生受到网络厌女思想和极端主义影响,形成校园内“有毒男子气概”文化。

报告共同作者克莱尔•普雷斯顿(Clare Preston)表示,不少教师也正面临类似困境。她说:“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把安德鲁•泰特当作‘研究英雄’,教师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普雷斯顿指出,女性教师尤其常遭遇不尊重与优越感态度,“这些行为有时隐晦,却让人感到非常不适”。

艾米的母亲表示,她在陪同学生参加游泳比赛时,也亲眼见识到这些男孩的态度。“有个男生用一种充满挑衅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你敢反驳我试试’,当我拒绝退让时,他开始以威胁口气说话。”

她说,一些老师私下承认,也在处理学生的厌女问题。艾米一家向学校反映,但校方回应令人失望,只说“放假回来大家就会忘记”。

艾米的母亲愤怒地表示:“他们完全没抓住重点——这是根本性的行为问题。我们觉得继续让孩子留在那所学校已经不安全。”

母女俩希望,教育部门应正视校园中日益严重的厌女文化,并采取立即行动。

艾米说:“如果有人向学校反映这种事情,校方应该相信他们,并尽全力处理,而不是轻描淡写。”

这起事件揭示出,新西兰校园内“厌女与极端男子气概”的现象正在蔓延,教育系统迫切需要对症下药,防止更多学生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