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的“回旋镖”:27天辞职、4天复职,勒科尔尼被再次任命为总理!

还记得那个上任27天就闪辞的法国总理吗?没错,就是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Sébastien Lecornu)——那位自称“僧侣战士”的诺曼底人。

四天前他还在对全国说“我的使命结束了”,结果转身又被马克龙请回去。巴黎的政治圈这几天,就像在看一场带弹幕的宫斗剧。

从“再见总统”到“我又回来了”

周五晚上,经历整整一天的密集磋商,马克龙给勒科尔尼打了个“回魂电话”——请他继续留任总理。

勒科尔尼回答得像一位被命运召唤的苦行僧:“我出于责任接受。”

于是,“勒科尔尼一世”在混乱中谢幕,“勒科尔尼二世”悄然登场。

不同的是,这次他得在不能使用宪法第49.3条(即强行通过法案)的前提下,完成一系列“爆炸任务”:

改动富人税制;

推迟退休改革;

想办法取悦左翼。

而且,还得在下周一前提交2026年预算案。

巴黎政坛的高压锅,再次嗤嗤作响。

“找不到接班人”的总统

这场闹剧的荒诞之处在于——马克龙真的找不到人了。

周四,外界普遍认为“温和派老将”让-路易·博洛(Jean-Louis Borloo)要接任,但他一句“不会的”就把希望拍灭。

那天晚上,马克龙与勒科尔尼还一同出现在先贤祠,参加罗贝尔·巴丹戴尔(Robert Badinter)的入祀仪式。两人长时间握手、笑容意味深长。懂的都懂:这出戏,还没完。

于是,当周五晚上消息传出——勒科尔尼留任!——整个巴黎政坛都惊了:

有人拍桌子,有人叹气,也有人冷笑一句:“这位总统真是爱用回收材料。”

“勒科尔尼二世”:一场技术型的权宜之计

新政府预计将由一批技术型部长组成,远离2027年总统大选的权力纷争。

听起来像是“稳重”,其实更像是“无人可用”。

右翼共和党人内部继续分裂——党魁布鲁诺·勒塔约拒绝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共事;

左翼则趁机抬头,主张暂停退休改革,还算出了账:光这一项,2027年就要多花30亿欧元。

预算倒计时:三天,法国必须有个政府

无论内阁闹成什么样,预算案不能不交。

法国审计法院院长皮埃尔·莫斯科维奇警告:如果2026年预算延迟,将造成“前所未有的法律危机”。

这让马克龙根本没得选——因为预算案早就送进财政委员会,任何新总理都动不了它。

于是,勒科尔尼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案。

换句话说,他不是被信任留下来的,而是被形势逼回来的。

“防火墙”总理,能护总统多久?

如今的勒科尔尼,更像是马克龙的“防火墙”——用来挡政治风暴的那一面墙。

但这堵墙,裂痕早已密布。

马克龙本周民调创下历史最低——仅14%好感度。

社会党态度暧昧;国民联盟领袖玛丽娜·勒庞则放话:

“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提出不信任案,直到重新选举。”

法国人厌倦了这一切。连央行行长维勒鲁瓦·德加洛都在RTL上叹气:

“我和所有法国人一样,热爱这个国家,但我真的受够了这种政治混乱。”

尾声:一场政治循环剧的荒谬与现实

27天辞职、4天复职、再次上任面对同样的问题——法国政坛仿佛陷入一场循环剧。

这一次,勒科尔尼不再只是总理,更成了马克龙最后的“护身符”。

可问题是,护身符也有保质期。

巴黎的风越来越冷,而法国政治的寒冬,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