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只有11天公共假期,凭什么让全球打工人疯狂羡慕?

很神奇,中国和新加坡虽然分属两个国家,但国家法定节假日(公共假期)却一致,都是11天。

醒醒吧,中国法定节假日真的只有11天!只是平时有调休,看起来放假时间会更长一些……

那你知道,新加坡凭什么把这11天设为公共假期吗?

01

新加坡11天公共假期

原来是这么来的

新加坡的公共假期分别是:

元旦、春节、大年初二、耶稣受难日、劳动节、卫塞节、开斋节、国庆日、哈芝节、屠妖节和圣诞节。

新加坡2025年公共假期

大家能很直观地看到,新加坡的节日与其多元种族文化息息相关。

比如春节、大年初二,就是新加坡唯一属于华人的公共假期,但这并不妨碍其他人一起庆祝。其他诸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没有放假。

还有开斋节,一度被称为马来人的“春节”。其实并非如此,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只是由于马来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才谣传为“马来人的春节”。

同理,屠妖节也不是印度人的春节,而是兴都教徒庆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节日,是个非常盛大的节日。

新加坡政府希望尽可能照顾到新加坡所有主要宗教和种族群体的感受,所以才有了现在的11天公共假期。

02

新加坡最早时

曾有19天公共假期

其实,现在新加坡的公共假期,还是数少的了。

1950年,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共有19天假期。多了印度兴都教的大宝森节、英女王诞辰、银行放假日,以及3个基督教节日:耶稣受难日之后的星期六、复活节、圣灵降临节。

1959年,新加坡实行自治,英女王诞辰这一天取消,不再是公共假期。

1963年-1965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又新增了3个公共假日:马来西亚国庆日、最高元首诞辰、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

1965年新加坡独立,就取消了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诞辰,并将马来西亚国庆日修改为新加坡国庆日。

1966年,新加坡国会通过16个法定公共假日:元旦、开斋节(两天)、大宝森节、春节(两天)、哈芝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受难日之后的星期六、复活节、劳动节、卫塞节、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国庆日、屠妖节和圣诞节。

直到1968年,新加坡为了提高国民生产力,决定取消大宝森节和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成为如今的11天公共假期。

大宝森节

03

新加坡不调休、不补班

议员呼吁将至少7天年假增长

除了11天公共假期,在新加坡,雇主必须给员工至少7天年假。

而且新加坡假期和中国不一样的是:

新加坡的公共假期没有调休、不补班,如果假期在周日,则公共假期自动推迟到周一。

如果在节假日上班,公司必须额外支付员工一天的基本薪水。或者公司也可以在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另选一个工作日作为补假。

就这,很多新加坡人还觉得工作时间太长,没有时间照顾、陪伴家人。

于是,义顺集选区议员黄国光以及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潘群勤,2月6日不约而同地提出:本地人需要更多时间休息,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黄国光认为,员工须有至少7天有薪年假的条例于1968年推出,至今已57年,现在必须重新检讨相关政策了。

“我们不会因休息多一点,就少了生产力。我诚心相信,一个有充分休息的劳动队伍更有生产力。”

不知道新加坡会不会多公共假期,或者增加年假天数。

通心粉们,你希望增加几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