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9岁男孩偷6000新币买游戏卡,花掉三个月薪水,母亲崩溃痛哭!

公众徐女士(50岁,摊位助手)近日发现家中放在抽屉的现金越来越少,就连女儿辛苦存下的零用钱也“不翼而飞”。一查之下,才惊觉竟是9岁的儿子悄悄“动手”,把钱全拿去买游戏充值卡——三个月内花掉近6000新币!

家中现金神秘消失,真相让人心痛

徐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小学三年级,平日性格乖巧,却在过去三个月里对电玩平台Roblox逐渐上瘾。

“他的钱都是从家里偷的。我发现放在抽屉的现金少了,问他他也不敢承认。后来才发现连姐姐存了很久的4000元零用钱,也被他拿去买卡了。”

原来,孩子常在文庆陶纳路(Towner Road)第101座组屋楼下的便利店购买充值卡,再把卡内的点数充值进自己的游戏账户中。有些充值卡还被他拿去送朋友——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花了多少。

Roblox是什么?

Roblox 是一个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创作平台,允许玩家自由设计游戏、创建虚拟世界、交换虚拟物品。 在全球拥有超过2亿活跃用户,其中多数是儿童与青少年。

游戏内的虚拟货币叫Robux,玩家可用真钱购买点数,用于装扮角色、购买道具或体验更多玩法。

三个月薪水瞬间没了

徐女士说,夫妻俩都在做工,家庭收入不高。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偶然查看儿子的账户,震惊地看到余额里竟有超过23万点数(约3000多元)。

“我月薪只有2000元,拿到手才1600元,看到他大手一挥花掉我将近三个月的薪水,真的很心痛。”

她说,儿子后来被父亲狠狠责骂一顿,但更让夫妻俩担心的,是孩子的金钱观与网络沉迷问题。

便利店应否设防?

徐女士质疑,便利店面对明显是未成年顾客的大额消费时,是否应提醒或阻止。

“这些店虽然合法经营,但若靠近学校,是否该设一些管制?希望相关单位能关注。”

她也呼吁其他家长多加留意孩子的消费行为,尤其是线上充值与游戏内购买。

“不希望有更多家庭像我们一样,辛苦赚的钱被孩子花在游戏上。”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 Roblox?

专家分析,小孩沉迷这类游戏,并不只是因为“爱玩”,而是以下多重心理机制与设计陷阱叠加造成的

① “社交驱动”——朋友都在玩,我也不能落后

Roblox强调多人互动与社群参与,孩子容易在其中建立“虚拟朋友圈”。若同学都在聊某个游戏、角色或装扮,孩子会担心被排斥,于是拼命充值追赶。

② “奖励机制”——即时满足的诱惑

游戏通过“任务奖励”、“虚拟货币”、“装扮升级”等机制制造快感。这种“及时反馈”让孩子形成心理依赖,就像抽卡或开盲盒一样,刺激大脑多巴胺分泌。

③ “创作与身份投射”——我在虚拟世界更厉害

Roblox让玩家“自己做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能控制一切、被人点赞、被夸创意好。对现实中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这种“掌控感”尤其强大。

④ “缺乏监督”——充值太容易

Roblox充值卡在便利店轻松购买,无需家长同意或实名认证。孩子只要记住PIN码,就能直接转成点数——几乎零门槛。

 家长可以怎么做?

✅ 1. 定期查看游戏账户与消费记录别等到钱花光才发现问题。Roblox可开启家长监控模式。

✅ 2. 与孩子沟通“金钱观”告诉他,虚拟点数背后是真实的工作与辛苦。

✅ 3. 设定娱乐时间与充值限制限制每日游戏时长,必要时关闭充值功能。

✅ 4. 学校与商家应配合监管靠近学校的商店,可考虑对未成年高额购买充值卡设限或提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