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巴黎的天气刚好不冷不热,阳光照在塞纳河畔,闪闪发亮。离这儿不远的马恩拉瓦莱,迪士尼乐园的米奇标志已经散发出诱人的气息,那是梦想和童话的味道——当然,还有的昂贵门票。
而在地铁RER A线上,两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正兴奋地对着手机拍视频,笑得像刚发现了人生漏洞。她们要去迪士尼——但她们没打算买票。
“On est rentrées gratos!(我们白进去了!)”这句话,几小时后在TikTok上爆红,全网震惊。

这对姑娘并不是黑客,也没什么高科技装备。她们只是看到了网上流传的一种“神秘操作”:等别人玩完出园,再捡他们的门票重新刷进园。
这方法听起来不那么稳妥。没有科技手段、不用人脉,纯靠一张捡来的票,真的能混入游乐场吗?来看看这两个女生是怎么做的。

在那天上午,人潮从地铁口一路流向迪士尼的大门。工作人员手持扫描枪,一个个核对门票。
两个女孩装作若无其事地混在人群中,搜寻着可能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视频里,能看到她们兴奋又有点紧张,“简单来说,我们在询问有没有人愿意把用完的门票给我们。”
没过多久,竟然真让她们找到了目标。“Est-ce vrai ?”(是真的吗?)两个女孩不敢置信地询问,直到路人确信地点头同意。她们笑得合不拢嘴。

一分钟后,女孩们上前,一人一张。她们走向闸机,手机拍着视频,嘴角的笑意抑制不住。
“C’est parti.”(开始!)
她们稍微还有点紧张,然后——滴,绿灯。刷的一声,门开了。
她们进去了,真的进去了。一分钱没花。

进园那一刻,镜头抖动得厉害,但能看到她们真的站在乐园里了,欢笑的人群、游乐设施就在背后。
视频中,她们一边笑一边喊:“On est rentrées gratos!”配乐还是那种TikTok标配的电子节奏。
评论区一片不敢相信的声音:“真的假的?!”、“你怎么做到的!”
几小时后,这条视频被点赞上万,直冲热搜。看来,有不少人都蠢蠢欲动。

说实话,她们的行为虽然离谱,但也不是毫无理由。毕竟,如今的迪士尼票价,已经贵到让人想唱一首《Let it Go》。
三年前,一张票70多欧;现在?主园区83到98欧,双园通票能飙到123欧。这意味着,一个四口之家想去一天,不吃不喝不买纪念品,就要花掉差不多500欧。
所以,当有人在网上分享“免费入园秘籍”时,好奇的人自然蜂拥而上。有人真想尝试,有人只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比自己更大胆”。

不过,这个“漏洞”并不是她们首创。迪士尼的门票原本设计成“一日多次入园制”,只要当天有效,就能自由进出。但问题在于:系统只认二维码,不认人脸。
于是,那些早早玩完、决定提早离开的家庭,手里的票就成了“无主黄金”。有人扔掉,有人忘了带走,而更多时候——就被人顺手“接手”了。
一位前年票持有者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说得很直接:“这种事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社交媒体把它放大了。”
以前是悄悄干的“秘密通道”,现在被拍成教程。

这次事件一爆,迪士尼方面可一点也笑不出来。一边是“0元购”在TikTok上传播,一边是游客排队抱怨入园混乱,乐园的公关团队只能紧急出手。
没多久,新的“高科技防线”上线了——入园拍照系统。
现在,每当你刷票进门,摄像头就会“咔嚓”一声,拍下你的脸。这张照片会在后台和门票绑定,防止其他人用同一张票二次入园。迪士尼还特意说明:照片会在一周内自动删除,不留存隐私。
但,法国嘛……你懂的,员工不够,系统卡顿,结果就是:有人照样钻空子。

其实,巴黎的这套系统已经算“温柔”的了。放眼全球,其他迪士尼园区早就把“识别你本人”这件事做到极致。
在上海迪士尼,入园时会进行人脸识别。镜头捕捉到你的脸,再对比购票时上传的照片。就好像坐飞机过边检,但对面是唐老鸭。
而在美国本土的迪士尼,干脆上了指纹识别。每张票都和一个指纹绑定,想拿别人的票进园?除非能变身。
律师皮埃尔·兰迪在《费加罗报》里说得直白:“这些技术几乎无法破解,就像机场登机一样,票和你绑定,它是你身体的一部分。”

梦幻乐园的背后,是现实的碰撞,是一场高科技反作弊的战争。
女孩们的视频仍然挂在主页,有人骂她们“占便宜、丢脸”,也有人笑说“她们只是太想做一次公主”。
但不管怎么看,这场“白嫖迪士尼”的闹剧,确实让所有人意识到,高额票价与层出不穷的“省钱妙招”依然在摩擦火花。

迪士尼的口号是“梦想成真”,但在现实世界里,魔法总要掏钱。那些想“免费入园”的小聪明,可能短暂得逞,却终究会被现实拍醒。
门票比魔法贵,算法比米老鼠聪明,而人类的想象力——仍然不肯放弃挑战规则。
那两个女孩,大概很难再一次“白进”迪士尼。不过,她们成功地被刻进互联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