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党国会议员Oriini Kaipara就职演说,演唱,再与观礼支持者互动大合唱... 国会场面失控,议长Gerry Brownlee叫停国会, 宣布暂时休会。Kaipara是电视主播红人,在奥克兰毛利选区补选高票击败工党强人Peeni Henare , 这次在国会首次发言吸引了众多毛利社区成员前往国会观礼。
从主播到议员——Oriini Kaipara 的登场
凯帕拉原是资深新闻主播,也是全球首位在电视上公开展示毛利传统下巴纹(moko kauae)的女性主播。
她在 2025 年塔马基马卡乌(Tāmaki Makaurau)补选中代表毛利党当选,这次首次发言(maiden speech)吸引了众多毛利社区成员前往国会观礼。
在她的演讲中,她用流利的毛利语回顾了自己从媒体人到政治家的转变,强调要“让毛利人的故事由毛利人亲口讲述”。
演说后的合唱与“意外”haka
依照惯例,毛利议员在首次发言后,常由亲友或同事以歌曲(waiata)表达祝贺。
然而这次,气氛在合唱结束后突然升级——公众看台上有观众率先发起 haka,随即数十人加入回应。
这段场面震撼、激情,却未经议会批准。议长布朗利立即要求“停止”,但 haka 仍持续,最终他宣布暂时中止会议。
布朗利其后称,将调查是否有议员或政党知情,认为此举“破坏议会秩序”,甚至可能构成“蔑视国会”(contempt of Parliament)。
文化自豪 vs. 程序规范
这已非毛利党首次以文化仪式挑战议会传统。
2024 年,毛利党议员曾因在《条约原则法案》(Treaty Principles Bill)辩论中表演 haka 被逐出议会,引发全国争议。
这次事件再次暴露出一个核心张力:
毛利人视 haka 为身份、尊严与团结的象征;
而议会制度则强调秩序、中立与程序约束。
在多数非毛利议员看来,国会厅堂应保持程序性中立;
但对毛利人而言,那是他们在殖民体制中争取存在感的舞台。
评论与后续
毛利党领袖暂未正式回应事件,但多位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称这是“自发的文化表达”,并质疑议会“不懂毛利礼仪”。
保守派议员则批评毛利党“故意制造政治戏剧”,呼吁重新审视观众入场规则。
目前,议长办公室正调查相关过程,预期将出台更严格的“文化仪式指引”。
结语:两种制度的对话
在新西兰这个双文化国家中,毛利传统与西式议会制度的碰撞,似乎已成为民主的一部分。
正如凯帕拉自己在演讲中所说:
“我过去报道故事,现在我要亲手改变故事。”
也许,这场“风波”本身,正是她改变故事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