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TikTok上刷到过两个穿着英国国旗短裤、顶着鲻鱼头(就是那种前面很正常、后面飘一截的发型)的澳洲小伙子,别惊讶——他们是斯特凡(Stefan)和拉克伦·兰布尔(Lachlan Lamble),兄弟俩。
在社交平台上,他们的粉丝叫他们“Lambros”。他们的视频内容很典型,拍极限运动视频、喊口号搞慈善,常见的热血型兄弟。

今年八月,他们决定干一件“大事”——从英国的南端一路跑到北端,全程上千公里,目标是31天内完成,也就是连续跑36个全程马拉松。
这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儿,他们的口号是:“为抗癌募款25万英镑!”(折合澳币大约51万)。
听起来是不是很正能量?的确,故事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网红圈里让人欣赏的“理想+肌肉”组合。
可几天后,他们就从“慈善跑者”变成了“文化罪人”。

那天是他们挑战开始的头几天,路线经过苏格兰北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金努西(Kingussie)。那里有一处非常著名的遗址,叫Ruthven Barracks(鲁思文兵营遗迹)。
这是十八世纪英国政府在第一次雅各布派起义(1715年)后修建的军事堡垒之一,如今是国家保护的古迹。断壁残垣之间,透着一种战争后的苍凉感。
游客来这儿通常都是拍拍照、看看风景、读读介绍牌,安静地感受历史的重量。

可Lambros兄弟显然没打算“安静”。他们俩在视频里兴奋得像发现了游乐场,穿着那条红蓝相间的国旗短裤,嘻嘻哈哈地往墙上爬,还在上面跑来跑去。
有一幕,甚至能看到他们拿起地上的石块往外扔,像是在拍某种“极限运动短片”。
视频最后,他们站在废墟的墙顶上,对着镜头摆姿势,大喊“去你的癌症!”配乐还是那种热血到炸裂的背景音乐。

上传到TikTok不到几个小时,评论区就炸了。视频被删之前,已经传遍了Reddit和推特。网友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愤怒:
“我不管他们是为了癌症还是其他什么募款,看到古迹就想去乱爬,这脑子怕不是坏了?”
有人直接骂:“一对白痴。”
甚至澳大利亚本国网友都看不下去:“身为澳洲人我都替他们丢脸。募款可以,别糟蹋人家的历史遗址行吗?”

苏格兰人更是怒不可遏,那可是他们自家的历史遗迹,怎么能被当场“游乐场”嬉戏呢。
于是,苏格兰历史环境署(Historic Environment Scotland,简称HES)立刻宣布展开调查。官方的声明语气礼貌,但每个字都透着“气”:
“我们理解他们的募款是出于好意,但历史遗址应被尊重、应安全地参观。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类似行为都可能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
言下之意:你们两个澳洲小伙子,就算腿力惊人,也不能拿古迹当跑酷场。

调查人员很快到现场勘查。幸运的是,遗迹没受什么实质损坏,石墙依旧挺着,只是多了几双跑鞋印。HES后来表示:“我们团队检查过,现场并无明显物理损坏。”
这话听着像是松了口气,但那种“以后别再来”的潜台词已经写在每个字里。

这件事之后,Lambros兄弟的募款活动还在继续,但热度已经变了味儿。他们原本希望引起媒体报道——是的,他们确实上了头条,不过是带着“亵渎古迹”标题的、让人看了就皱眉头的新闻。
他们的TikTok账号也删掉了那段视频,但截图和转发早就铺满网络。这次长跑的标签不再是善心和筹款,是社会舆论。
慈善机构那边倒是挺尴尬。毕竟,他们的募款目标是为抗癌研究筹钱——是造福大众的好事。但没人愿意在新闻上看到“募款英雄”与“文化破坏”这两个词出现在同一行里。

兄弟俩是职业耐力运动员,从澳洲墨尔本出发,精心策划路线,记录旅程,希望用汗水感动世界。
他们的身体状态没问题,他们的善意也没问题,问题是——他们的脑回路短路了。
或许在他们眼里,那片“断墙残垣”只是个背景板,是个可以拍“搞笑励志片段”,给观众一点刺激的好地方。但他们根本没意识到,在古迹跑酷是多么不尊重的亵渎行为。
结果,这种“随手一拍”的瞬间,让整个计划染上了尴尬的色彩。

他们本人没发表正式道歉,只是默默删掉视频、低调更新旅程。有记者联系他们,但到目前为止,他们没回应。
长跑仍在继续——视频里,他们在英国的山路上跑步、在雨中呐喊、在海边比心。可评论区早就不是清一色的鼓励。
Lambros兄弟的筹款长跑,已经彻底“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