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刷TikTok,本来只想看个三分钟,结果一眨眼天都亮了?
法国议员们最近可不光是调侃“上头”,他们直接把TikTok点名为“青少年毒瘤”(poison de la jeunesse)。9月11日公布的一份长达数百页的国会调查报告,揭开了这个短视频平台背后的“暗面”。更劲爆的是,报告出炉当天,一位议员还直接把TikTok告上了法庭,指控它“危害用户生命”!到底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法国国会的调查委员会经过6个月、数十场听证会,听取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人员以及家长们的证词。他们发现的问题远不止“刷到停不下来”这么简单!

首先是内容有毒,报告中提到,一些青少年反复接触到与自残、轻生相关的视频!甚至有家长控诉,孩子在沉迷TikTok后走上了极端!其次是TikTok有算法陷阱,它会给用户不断地推送同类视频,让用户掉进“信息黑洞”。最重要的是,网红影响十分严重(如Nasdas、Adrien Laurent、Alex Hitchens),他们传播的内容带有性别歧视、暴力倾向,却能轻松让数百万名青少年着迷!所以调查的核心结论很明确:TikTok不仅让青少年分心,更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尊造成长远伤害。

报告公布当天,社会党(PS)议员、调查委员会主席阿尔图尔·德拉波特(Arthur Delaporte)直接向检察官提交了控告,指责TikTok存在“危及生命(mise en danger de la vie)”的行为。他给出了三个理由。
平台明知存在危险内容,却没采取足够措施。
内容审核“严重不足”,速度慢、数量少、效果差。
TikTok一边推送有害内容,一边在听证会上“装无辜”。

而且,这并不是TikTok第一次被告!
早在2024年底,就有七个家庭联合起诉TikTok,声称平台的内容导致他们的孩子陷入心理危机。

议会的报告不止停留在指责,它还提出了43项具体建议,目标是给未成年人一个更安全的数字空间!
例如,未满15岁禁用社交媒体,例如TikTok、Instagram等平台。开启“数字宵禁”!对15-18岁用户,晚上22点到早上8点禁止使用社交媒体。
成立新罪名“数字疏忽”(négligence numérique),意思就是如果父母放任孩子沉迷网络,也可能要承担责任。
对于宣传方面,政府想要大规模推广数字健康知识,让青少年和家长更清楚潜在风险。

社会党议员劳雷·米勒(Laure Miller)也补充说,手机在校园里的存在并非“无害小玩意”。相反,它们可能在悄悄侵蚀学生的专注力,甚至让孩子们在与同龄人交往时变得更“社交孤岛”。她主张在中小学继续推行“课间不玩手机”的制度,好让孩子们真正跑出教室、面对面聊天,而不是在操场上各自低头刷屏。此外,所有高中也应禁止使用手机,不过目前,这项规定取决于学校的内部规定。

面对这份震动全国的报告,TikTok当然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它未来在法国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对青少年来说,短视频像是糖衣裹着的炸弹:甜得上瘾,却暗藏风险!
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只是“要不要封禁”,而是我们能不能学会和算法打交道。
当数字世界的“游乐场”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更多“安全护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