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干到老!德国重磅建议:退休年龄或将提高到73岁!

德国社会刚刚因为“延迟退休到70岁”的提议炸开锅,现在更激进的版本已经抛出——专家建议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这不再是玩笑,而是一份正式提交给政府的政策意见。

一份由政府经济顾问提交的新报告提出:德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应langfristig bis 73 Jahre angehoben werden——未来逐步提高到73岁。此前,联邦经济部长卡塔琳娜·赖歇提出延迟至70岁就已经引发社会争议,而这份报告等于进一步将讨论推向高位。

报告来自赖歇新设立的“科学顾问委员会”,由多位经济学家组成。他们在最新评估中警告,德国的养老体系正面临结构性的资金风险,如果不尽快改革,现行模式将在未来几十年“不可持续”。为避免年轻一代承担更高负担,专家建议将退休年龄从目前计划中的67岁逐步推高,在2060年前过渡至73岁。

专家指出,德国经济已多年增长乏力,与其他西方工业国相比明显滞后。他们将现状归因于两个核心问题:劳动力生产率增长过慢,以及人口老龄化急剧加速。随着婴儿潮一代大规模退休,社会保障体系被迫承担越来越重的压力。报告直言:“如果德国希望维持当前的社会福利水平,我们就必须延长工作年限,否则养老金体系会在未来几十年失衡。”

顾问委员会主张借鉴丹麦的模式,将退休年龄与平均寿命动态挂钩。丹麦早在2006年就启动此类机制,当时退休年龄为65岁,现已确定将于2040年提高到70岁。如果寿命继续上升,丹麦的退休年龄预计将在2060年达到73岁。专家强调,丹麦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甚至低于德国,但改革速度更快,这足以说明调整并非“选择题”,而是财政现实的必然要求。

这份报告并未回避改革的代价。专家列出了德国事实上只剩下的三个选项:提高养老缴费比例、削减养老金待遇或延长工作年限。报告认为,提高退休年龄是成本相对最可控的路径,否则年轻一代将在税收和社保缴费方面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这一建议在社会上已经激起明显反弹。批评者指出,许多行业的从业者体力和健康状况难以支撑工作至70岁以上,中年劳动者也普遍担心企业用工结构难以给60岁以上人群提供岗位,失业与提前退出劳动市场反而可能更早发生。一些工会警告,这样的提案可能引发德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抗争。网络上也充满激烈评论,有年轻人直言:“我们现在就负担过重,将来还不准退休?”也有网友讽刺:“如果退休年龄等于平均寿命,那系统也就不用付养老金了。”

尽管社会情绪高涨,德国养老金财政的压力却难以回避。专家指出,到2045年,养老金资金缺口可能超过5000亿欧元。如果不延迟退休,养老金缴费率将从目前的18.6%升至25%甚至更高,政府不得不以加税或减福利弥补差额,这意味着矛盾只会被推迟并加倍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并非孤例。法国近期将退休年龄从62岁提升至64岁,尽管国内抗议不断,政府仍强硬推进;荷兰正在逐年提高退休标准至67岁以上;意大利要求更长缴费年限;西班牙将延迟退出劳动市场写入改革计划。欧洲整体正在进入“延迟退休时代”,而德国由于人口老化速度更快,财政依赖度更高,其压力可能只会更早、更重。

目前,德国政府尚未就这份报告作出正式表态,但消息一经披露,社会和媒体的争论已迅速升温。专家提醒,真正的问题不是“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而是“如何延、什么时候延、谁来承担代价”。现在的讨论不过是改革前奏,更大的碰撞很可能还在后面。德国能否在养老压力、社会公平和经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这将决定整个制度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