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薄饼大王”:6岁移民、20岁创业、李光耀亲自颁奖,如今身价已超百亿!

在新加坡富豪榜上,海底捞张勇、冬海集团李小冬等名字常常占据媒体头条。但有一位常年稳居榜单前列的商业传奇,他的故事同样精彩,甚至更加"美味"——他就是被称为"薄饼大王"的魏成辉。

1954年移居新加坡,从芽笼红灯区的一家小杂货店起步,到成立第一家食品制造公司(Tee Yih Jia),成为“薄饼大王”。

魏成辉的名字,不仅是新加坡食品工业的骄傲,更是一代移民白手起家的奋斗典范。

今天就跟万事通的脚步,一起看看新加坡富豪魏成辉的传奇人生~

01

6岁从福建到新加坡

20岁拿8000美元开始创业

年收入达250万美元

魏成辉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鳌头村的渔村家庭,这里世代半耕半渔的生活,让海洋成为他生命中难以磨灭的文化底色。

6岁时,他随母亲南下新加坡,与早年“下南洋”的父亲魏可忠团聚,彼时魏家在芽笼一带经营着一间小杂货店,移民初期的陌生环境,悄然锻炼出他的适应力与韧性。

出身普通家庭的魏成辉,19岁时就辍学协助父亲打理杂货店,但在此过程中他积累了宝贵的零售经验。

1969年,20岁的魏成辉拿着父亲提供的8000美元起步资金,与友人合伙创办 “因特威机械工程公司”,踏入船舶维修领域。

这一选择或许正源于家乡渔村赋予他的海洋情结。

凭借着此前历练出的能力与韧性,他在船舶维修业务中站稳脚跟,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续年收入也达到250万美元。

02

收购春卷皮私人有限公司股权

成立新加坡

“第一家食品厂”

正是在经营机械修理业务期间,魏成辉偶然注意到一家生产薄饼皮的小工厂因合伙人矛盾陷入困境。

出于对故乡美食的眷恋和商业直觉,他果断出资37万美元买下了这家机制薄饼皮私人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其更名为“第一家食品厂有限公司”,从此进军食品行业。

收购之初的“第一家”只是一个仅有23名员工、日产量仅3200张饼皮的小作坊,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魏成辉凭借其机械背景,敏锐地意识到必须实现自动化生产才能提高效率和产量。

他先从日本进口设备,并经过多次尝试和改装,最终自主研发了拥有专利的全自动春卷皮制造机。这套设备不仅能生产方形饼皮,其生产效率更是从手工每分钟4张提升至机器每分钟180张,成本也大幅降低。

1982年,“第一家”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03

薄饼销往全球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

为其颁发“全国生产力奖”

产量问题解决后,魏成辉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

他亲自带队参加世界各地的食品博览会,推销产品。其市场开拓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在悉尼唐人街初期曾遭遇抵制,但他坚持走访餐馆,向厨师说明方形饼皮的优点,最终以品质和坚持打开市场。

后来,其产品行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1个国家设有工厂,90%的产品用于出口,真正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第一家’”的目标。

魏成辉和“第一家”的成就获得了新加坡政府的高度认可。

1986年,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亲自向魏成辉颁发了“全国生产力奖”,以表彰其在提升生产力和自动化方面的杰出贡献。同年,“第一家”还获得了新加坡“最佳企业奖”。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也曾提及魏成辉创立的第一家食品。

这些荣誉对魏成辉而言是“最为荣耀的时刻之一”,也极大地提升了“第一家”的品牌声誉。媒体开始广泛报道,并赠予魏成辉“薄饼之王”(Pancake King)的称号。

04

产业遍布新加坡、中国

涉及食品、房地产等领域

如今,魏成辉已成为一位在新加坡、东南亚及中国均有重要产业布局的企业家。

在新加坡,他通过控股公司实际掌控多家上市公司,不仅是该国第一家食品集团的创始人,还打造了包括同乐、面包物语(BreadTalk)在内的 “食品王国”。

在东南亚,魏成辉于2014年1月在马来西亚收购了丝绸港房地产的两幅优质地段,面积分别为12.1英亩和13.11英亩,计划用于开发高档私人住宅项目,进一步拓展其区域影响力。

在中国,魏成辉的投资同样多元化。房地产领域,他于2006年成立扬州骏和控股公司,在扬州成功开发多个住宅项目,曾创下一天售罄300套的销售佳绩。

其在中国最大的开发项目位于天津,占地40.5公顷的滨海土地开发计划于2018年完工,预计带来2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魏成辉的商业版图展现了他在食品、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战略眼光,从新加坡到东南亚再到中国,他的投资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互补性和协同发展潜力。

05

与新加坡洗钱案被告合影曝光

陷舆论风波

2025年5月,魏成辉意外卷入一场舆论风波。

有网民曝光他与王乙康等新加坡部长及2023年新加坡最大洗钱案被告苏海金共进晚餐的合影,引发公众质疑。

对此,魏成辉迅速发表声明澄清,承认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确实举办过三场私人晚宴,但强调所有活动都严格遵守了当时的防疫安全管理制度,且在允许的人数限制内。

他详细说明了三位部长的出席情况:徐芳达(2020年11月19日)、黄志明(2021年5月1日)和王乙康(2022年5月10日),并强调这些只是“普通朋友聚餐”。

几位部长也迅速回应,称坚持廉洁原则,并在得知苏海金涉案后未再与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