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前总理纪录片上线!家庭影像首次放出!首周票房破41万纽币!

近日,

纪录片《总理》上线!

据悉,该片名为《Prime Minister》,

讲述了新西兰第40任总理

Dame Jacinda Ardern任期经历。

纪录片海报

上映后,首周票房表现强劲,创下近七年来本地纪录片最佳开局。

发行公司Rialto表示,该片首周(含点映场)票房收入达41.7万纽币。影片由Lindsay Utz和Michelle Walshe联合执导,在2025年新西兰国际电影节中场场爆满,并已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

Jacinda Ardern纪录片上线

丈夫是制片之一

这部长达102分钟的纪录片,回顾了Ardern五年间的政治与个人生活,涵盖基督城清真寺枪击案、怀特岛火山爆发及新冠疫情等重大危机。影片中还收录了她丈夫Clarke Gayford拍摄的家庭影像。

同时,Gayford不仅是六位制片人之一,还担任三位摄影指导之一,记录了Ardern作为全球第二位在任内生育的领导人的独特经历。

Photo: U.S. News & World Report

《洛杉矶时报》副主编Matt Brennan称该片是“一部极少见的、展现领导力行动的深刻画像”。

而《Variety》的Siddhant Adlakha则评价其为“一部亲密但过于简化的纪录片”。他还指出,Gayford作为制片人的身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导致影片在政治视角上的局限。

本周,Ardern在社交媒体发文,感谢观众对影片的支持:“感谢所有在新西兰影院观看纪录片Prime Minister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她还写道:“我很喜欢听到大家的反馈。对美国的朋友们来说,这部纪录片今晚(新西兰时间本周三)在HBO Max首播!”

《时代》杂志专访Ardern

从领导力到辞职后的新使命

在纪录片播出之前,《时代》杂志对Ardern进行了专访。

《时代》以Ardern广为人知的领导风格打开采访,问道:“Prime Minister这部HBO纪录片主要展现你的领导风格,强调同情与人性。你是否觉得这种方式在当下并不占上风?”

Ardern回答称:“显然,另一种方式在当下更具主导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那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Photo: HBO

“世界各地也有一些领导者,其核心价值就是同理与善意。比如加拿大总理Mark Carney和澳大利亚总理Anthony Albanese,这两位新当选的总理,都在至关重要的‘大选之夜演讲’中谈到了‘善意’。”

《时代》继续提问:“这部影片由你和现任丈夫Clark Gayford共同制作。他捕捉了许多亲密片段,包括你准备辞职、甚至在思考要穿什么的瞬间—你们一开始就有拍纪录片的计划吗?”

Ardern称,Clark拿起摄像机,是因为他是广播人——“我想他心里会想:‘我正在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瞬间,这可能会很重要,也可能只是对我们家庭有意义。’所以并没有一个既定的计划,只是‘我要捕捉这些时刻’。”

“他必须相当有韧性,因为我责怪过他、忽视过他、呵斥过他——我在工作时他会打断我,或者把镜头怼过来,我确实觉得很烦。但我很佩服他一直坚持下去。”

Photo: Yahoo

Ardern常被认为是“女性力量”的代表,因此,《时代》提问Ardern:“你认为男性会不会更少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这是否也是为什么更多男性进入领导岗位的原因?”

Ardern则表示,她认为这更多是性格问题,而不仅仅是性别问题——(重要的是)“你想成为哪种类型的领导人,你对选民反馈的敏感度如何。”

“所以我并不认为富有同理心的领导风格只是女性的领域。我们不会只对女儿教导善良、慷慨和好奇。成为一个好人的价值,应当也是成为好领导的价值。”

那么,在辞职后,Ardern会怀念作为新西兰总理所获得的关注吗?她的未来又该如何规划?

Ardern却表示,离开聚光灯让她很开心。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自己依然需要利用那盏虽小的聚光灯,去谈论不同于当下主流的领导方式,并继续在气候变化、暴力极端主义、以及女性公共生活面临的问题上发挥作用。

“我发现,公共形象与发挥作用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Photo: HBO

而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枪支问题,曾应对过基督城枪击案的Ardern表示,很多事会“以某种方式让她联想到过去”。

“我不后悔离开的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再去想,如果我还在任上会怎么做。”

而对于近日的Charlie Kirk枪击案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事(点击阅读),Ardern说:“毫无疑问,出版(发布)标准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为了避免伤害,承认目睹这种恐怖暴力的伤害,防止暴力进一步蔓延。”

“我认为,主流媒体所遵循的标准也应当适用于社交媒体平台。我不认为它们只是‘邮差’,它们是‘出版商’。当我们在打击极端主义时,能否应用一致的标准?”

Kirk在被枪击前。Photo: The New York Time

而对于现任世界领导人,Ardern表示,各国有不同的国内议题,但核心都是公民心中的不确定感和恐惧——很大程度上是经济不确定性驱动的。

“许多西方国家在疫情之后都面临极其艰难的经济时期。在这种恐惧和不确定之下,政治人物要么选择利用它、煽动它,并引导去责怪某个并非制度的问题,以此逃避责任;要么选择更艰难但正确的长期之路:坦诚面对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诚实告知要多久才能看到改变。显然,目前大多数领导人选择的是前者。”

谈到未来和五年计划,Ardern直言“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

“我目前在牛津大学,研究的一部分就是‘同理心领导力’。今年我还是COP30大洋洲特使,同时也在继续做Pivotal的工作、继续做‘基督城号召行动’的工作,还有Field基金会的研究员职位。”

对于这部纪录片和Ardern的回答,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