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名新加坡人涉嫌在柬埔寨操控跨境诈骗集团,专以本国人为目标,通过马来西亚转移赃款,涉案总额超 4000 万元。目前已有三名新加坡籍嫌疑人被控,因存在串供、潜逃风险,均被拒绝保释。
涉案人员与集团架构
据新加坡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此次被控的三名嫌疑人中,33 岁的黄伟康(Ng Wei Kang,音译)、29 岁的梁伟恩(Christy Neo Wei En,音译),与一名在逃的集团首脑关系密切 —— 黄伟康是首脑的兄弟,梁伟恩则是首脑的女友;第三名嫌疑人黄靖海(Lester Ng Jing Hai,音译)同样与在逃首脑存在紧密关联。
控方指控,三人均为一个 “与新加坡有联系” 的跨境有组织犯罪集团成员,该集团以柬埔寨为基地,核心成员至少 13 人。其中,黄伟康涉嫌参与新、马两地的非法活动;梁伟恩不仅从集团首脑处获取高额生活费,还由对方安排司机或保镖,同时参与招募诈骗电话人员、转移首脑持有的加密货币;黄靖海则被指直接参与至少 40 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超 500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梁伟恩虽为新加坡籍,但与本地家人关系疏远,在新加坡无固定住所,长期居住于马来西亚新山市。
诈骗模式与赃款转移
调查显示,该集团的诈骗手法具有明确针对性 —— 专门挑选新加坡人实施诈骗。得手后,赃款会通过两种方式转移:一是转入马来西亚的银行账户,二是存入加密货币钱包,以此规避监管、掩盖资金流向。
初步统计显示,该集团造成的受害者损失已达 “数千万元级别”。而此前新加坡警方披露的信息更明确,类似以柬埔寨金边为基地的诈骗集团,已涉及至少 330 起案件,总损失超 4000 万元。
警方行动与案件进展
上个月,新加坡警察部队与柬埔寨国家警察联合行动,捣毁了一个同类跨境诈骗集团(疑似本案关联团伙),在新加坡境内抓获 12 人,包括 8 名新加坡籍男女、2 名马来西亚男子及 1 名菲律宾女子。警方调查发现,这些成员均为 “自愿前往柬埔寨参与诈骗”,每成功行骗一次便能获得佣金。
此次行动中,警方从涉案银行账户和加密货币钱包中起获超 250 万元,同时查获用于诈骗的电子设备及 “诈骗剧本”,为后续案件侦破提供关键证据。
保释争议与法律后果
对于目前被控的三名嫌疑人,控方明确反对保释,理由包括三点:一是集团惯于使用加密货币交易,可轻易为嫌疑人提供潜逃资金;二是涉案金额巨大,若罪名成立,刑期可能较长,嫌疑人潜逃动机强烈;三是嫌疑人存在串供或干扰证人的风险。
新加坡地方法官蔡玉珠采纳控方意见,裁定三名嫌疑人 “存在潜逃与串供风险”,下令不得保释,但允许辩方律师申请保金检讨。目前,黄伟康、梁伟恩由赢必胜律师事务所的黄国彦、陈俊良律师代理,黄靖海则由 Regal Law 律师事务所的塞尔瓦拉詹・巴拉穆鲁根(Selvarajan Balamurugan)代理。
根据新加坡法律,若三人诈骗及参与有组织犯罪的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监禁 5 年、罚款 10 万元(新加坡元),或两者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