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人士申诉,新巴士的优先座太高,上下不便。 (曾美玲摄)
新电动巴士的座位阶梯高达33公分,年长乘客申诉上下不便,有人宁愿站着也不坐,也有人离座时差点踩空摔倒。
本地公共巴士业者今年陆续推出新款的电动巴士载客,当中包括116、159、163等线路。然而,有年长乘客向《新明日报》反映,新巴士的一些座位偏高,中间的优先座(priority seat)还安设在一个“平台”上,得先走上阶梯,特别吃力。
记者日前到大巴窑巴士转换站,乘搭159线路的新巴士。
新巴士的优先座台阶高达33公分。(曾美玲摄)
据观察,车厢前半段设有两排共四个位置的优先座,座位与地面连接。后半段座位则明显较高,需要走上一层阶梯,阶梯离地高达33公分(约一尺)。
巴士后半段的第一排座位也列为优先座,不少年长乘客需扶着栏杆缓步而上。
杨女士(74岁,退休)说,自己虽然没问题,但相信对年纪更大的人来说会吃力。
“我自己勉强还行,但那些腿脚没力的老人家,应该很难上去。”
另一名公众钟先生(73岁,退休)则说,自己腿脚无力,新阶梯的高度对他颇有难度,稍不留意就会摔倒。
记者随后乘搭另一趟巴士,乘客陈女士(73岁,退休)也认为部分座位过高,对年长人士有一定挑战性。她强调,下车时更需谨慎,她就曾目睹一名老人从高座位下来时差点踩空。
“他下来的时候没踩稳,幸好及时扶着旁边座椅。摔倒的话就很危险了。”
陈女士也透露,平时经常看到推着手推车或拿拐杖的老人家,上车后宁愿站着,也不要费力走上后方的高座位。
“腿脚利落的老人家还能应付,但若行动不便或携带物件者就显得困难。”
据观察,旧式巴士的座位阶梯一般不超过23公分。新式电动巴士后半段,至少12个座位设在台阶上,包括优先座位。由于地板稍有倾斜,因此不同区域座椅离地的高度略有差异,但均不超过33公分。
旧巴士的台阶不超过23公分。 (曾美玲摄)当局探讨解决方案 让阶梯不高于23公分
当局正与生产商探讨解决方案,让阶梯不高于23公分。
陆路交通管理局指出,上述生产商的电动巴士属“低地板”设计,需腾出地板以上的空间承载轮拱、电池等相关部件。新电动巴士的两旁座椅得设在高架平台上,因此比旧式柴油巴士的座椅来得高。
当局正与生产商探讨通过提升地板等方式,解决高阶梯的问题,让大部分座椅的阶梯不高于23公分。这个高度也是原有双层巴士上下层之间楼梯阶梯的高度。此方案将于10月份陆续进行。
发言人说,通过改良电池密度(battery density),使用更小的电池,也可把阶梯高度限制在23公分以内,让乘客更易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