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特朗普不靠谱,新加坡药企就算在美国开厂也无法避免关税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除非相关公司在美国建设制造工厂,将对“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新政策即将于10月1日生效。新加坡药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根据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已成为美国第四大药品进口来源国,这一地位使得任何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都将对新加坡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专家观点不一

据新加坡英文媒体《亚洲新闻台》采访,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Wee Hwee Lin对这项关税政策的影响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她表示:“很难在目前进行准确评估,但我预计影响将是最小的,因为新加坡的制造设施主要生产活性药物成分,而不是最终产品。”她同时指出,对特朗普的这一宣布“并不意外”,因为之前已有相关“早期信号”。 行业参与者普遍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情况发展,其中至少有一家公司向CNA表达了对可能产生连锁效应的担忧。这种谨慎态度反映了整个行业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深度关切。 然而,辛里奇基金会贸易政策负责人Deborah Elms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更多的担忧。她警告说,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内部,不同产品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关税待遇。“情况有些不清楚,因为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从国外进口的品牌产品,还要看这些公司是否在美国国内生产相关产品。” Elms博士进一步指出,即使公司开始在美国建设制造设施以获得关税豁免,也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她还指出,“特朗普未来随时可能改变立场,声称某个设施还没有生产足够的药品,因此仍需支付100%甚至更高的关税。”这种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持续的不确定性。 政府密切关注 副总理颜金勇在9月27日发表接受采访时表示,许多新加坡制药公司已经制定了在美国投资的计划,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新关税政策可能不会对出口产生立即影响。 他强调,新加坡对美国的药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专利和品牌产品领域。政府将推出商业补助金来帮助受影响的公司调整供应链。 此外,政府打算与不符合关税豁免资格的公司合作,看看他们是否可以转向其他市场或新市场,并吸引美国以外的投资。 但他也指出,如果公司基础业务不行,政府无法长期提供补贴。 颜金勇表示,新加坡希望与美国达成一项协议,使本地药企继续向美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