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季度住家电价和煤气价上调

新能源公布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电价,住家电价不含消费税,每千瓦时增加0.08分,上调0.3%。 (吴先邦摄)

因能源成本提高,本地未来三个月的电价和煤气价上调。不含消费税的住家电价每千瓦时上调0.08分,煤气费则是每千瓦时上调0.07分。政府10月发放水电和杂费回扣,符合条件的组屋公民家庭会自动收到有关回扣。

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本地电价下调三次后,本轮首次上调。

新加坡能源集团星期二(9月30日)公布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电价,调高电价是因为能源成本提升。不含消费税住家电费上调至每千瓦时27.55分。

与上季度相比,包括非住家电价在内,不含消费税的整体电价每千瓦时上调0.08分,增幅0.3%。住在四房式组屋的家庭,每月电费平均增加0.31元。

新能源是根据能源市场管理局的指导原则调整电费。每季度电价的能源成本构成,根据前一季度首两个月半的天然气平均价格来制定。因此每季度的电价,会随着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燃料价格的冲击而起伏。

城市能源(City Energy)同一天发文告宣布,因为燃料成本较上一季度上升,第四季度的煤气价格上调,不包括消费税每千瓦时上调0.07分,从22.28分增至22.35分。

逾95万户组屋公民家庭 10月获水电和杂费回扣

财政部当日也发文告宣布水电和杂费回扣。

逾95万户住在组屋的新加坡公民家庭,依组屋房型大小,将在10月获得最多190元的水电费回扣(U-Save Rebates),外加最多一个月的服务与杂费(S&CC)回扣。符合条件的家庭,回扣会自动发放至相关户头。

这笔回扣是消费税补助券(GSTV)以及定心与援助配套的一部分,是政府在2025财政年发放的第三轮回扣,旨在帮助中低收入家庭更好应对生活费上涨问题。

学者:电价短期内不排除上升趋势

南洋理工大学电力工程中心主任徐岩副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新加坡的天然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虽然主要通过长期合同供应,但仍会受到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近期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有所波动,并在部分时期持续走高,因此推高本地的电价和煤气价。

徐岩预料,受国际天然气供需关系、地缘政治风险,以及运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天然气价格在短期内仍可能保持波动,并在部分时期出现上行压力。因此,本地电价和煤气价的未来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

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蔡耀辉指出,电价和煤气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全球燃料价格攀升。亚洲市场供应趋紧、需求增强,推高成本,而我国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能源,因此直接受到冲击。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上涨也会直接反映在家庭账单上。作为一个开放小型经济体,新加坡往往迅速感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未来,家庭用户面对的将是波动而非稳定。蔡耀辉指出,电价和煤气价每季度都会调整,继续随全球市场变化而浮动,而国际市场依然对供应决策和地缘政治风险高度敏感。第四季度也是季节性需求较高的时期。

这种不确定性往往比价格本身更让家庭担忧,但蔡耀辉认为无须过于担心,因为已有多重保障措施。能源局推出的暂时性价格顶限(Temporary Price Cap),在价格出现长期大幅波动时能起到“阻断器”作用,同时又不改变电力市场的运作方式。

家庭用户也能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合理规划来减轻波动带来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缓冲冲击,也支持新加坡向更具韧性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