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0月12日起,杜塞尔多夫机场将率先启用欧洲范围内的“出入境系统”(Entry-Exit-System, EES)。
这标志着欧盟在边境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EES是一个覆盖整个申根区的数字化出入境管理系统,专门针对来自第三国的旅客(即非欧盟/申根成员国公民)。无论是否需要签证,所有短期入境者的出入境信息都将被统一、集中记录。
系统将采集并存储以下数据:
基本信息:姓名、出生日期、护照信息等;
生物识别信息:四枚指纹和人脸照片;
出入境时间和地点。
这些信息将帮助当局更快识别超期居留,提升边境检查效率,并为欧盟内部安全提供可靠数据。
根据联邦内政部和联邦警察的安排,EES将在德国逐步铺开:
10月12日:杜塞尔多夫机场率先上线;
随后将扩展至法兰克福机场、慕尼黑机场;
到2026年4月9日前,EES将在德国所有空港和海港的外部边境全面投入运行。

这一部署计划与欧盟委员会设定的整体时间表保持一致,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并能在技术故障或突发事件中灵活应对。
对旅客意味着什么?欧盟公民:不受影响,出入境方式保持不变;
非欧盟旅客:不再需要传统的入境盖章,而是通过数字化记录完成;
边检流程:由于需要采集指纹和面部识别,首次使用EES可能会耗时更长,但长期来看能缩短等待时间。
欧盟推出EES有三大核心目标:
打击非法停留:通过数据比对快速发现超期居留者;
提升边境效率:自动化和数字化取代人工盖章,减少人为错误;
强化安全保障:在移民和安全压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EES将为各国政府提供更透明和精确的出入境数据。
EES的全面上线,意味着旅客在欧洲的出入境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对合法旅客来说,这将带来更高效的过关体验;而对非法停留和跨境犯罪活动,则将形成更有力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