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哥的网购血泪史:400块买了盏“玻璃灯”,结果收到个塑料疙瘩...

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和小姨子跑路了!全场跳楼价大甩卖!

是不是瞬间有 BGM 在你脑子里响起?这种“悲情清仓”的广告,早些年都是贴在菜市场门口的,如今互联网加持,已经走出国门,漂洋过海整活到日本去了。

一切从刷 INS 开始

话说日本一位小哥,某天闲着刷 INS,忽然蹦出来一条广告。画面里是一盏“大象造型的彩色玻璃台灯”,哎哟,别说,真有点艺术感:

五彩斑斓的“玻璃”拼接,阳光照下来就像彩虹掉进了象背上。

大象小眼神慈祥,鼻子卷得优雅,好像随时要吹个“哼哼哼”的音符出来。

最关键是价格——广告写得声泪俱下:

> “夫妻俩因为身体原因决定关店,原价 4 万日元的手工玻璃灯,现在只要 8000 日元!最后清仓,错过不再!”

小哥心想:哇,这不是天降福利吗?买来送家人正好。于是他手指一抖,激情下单。

开箱那一刻:噩梦开始

快递到了,小哥兴奋得差点原地开香槟。撕开包装一看,瞬间石化:

所谓“玻璃”其实是硬邦邦的塑料,那种廉价树脂,一摸就掉渣;

工艺粗糙,拼接缝隙大得能养蚂蚁;

打开灯,亮的地方只有象脚,其他部分漆黑一片,广告图里那种“通体发光、温暖梦幻”的效果,直接下岗。

小哥嘴角狂抖,忍不住吼出一句:

“这东西 100 日元都嫌占地儿!别说 4 万了!”

当场心态爆炸。行吧,那就走退货。结果更魔幻的环节来了。

售后像迷宫:联系不到人

小哥先去找官网联系方式,结果一看:

电话:没有。

地址:只写了“横滨”,连门牌号都没。

邮件:发过去直接被退回,提示“地址不存在”。

这售后系统堪比“迷宫+断头路”联动套餐。好不容易翻出来一个“退货表单”,对方的回复更让人哭笑不得:

先说:“给你打个 85 折,灯你留着吧,挺划算的。”小哥不干。

商家再出招:“那退你 30%,再送一张 6 折优惠券,下次买更划算哦!”小哥还是不干。

商家急了,居然开始道德绑架:“退货会增加包装垃圾,对环境不好,您忍一忍吧?”

小哥差点没被笑死:“合着买个假货还是我污染地球了?”

最后商家妥协,说“行,退也行,但运费你自己掏”。小哥一看退货单,地址赫然写着:中国。

你猜对方电话能不能打通?当然不能,永远提示“线路受限”。

算账一下:这台灯 8000 日元,退回运费差不多要一万日元。赔本买卖,玩不起。

同类受害者:花钱买气受

小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日本网友的踩坑故事比比皆是:

小姐姐买了“彩色玻璃腊肠犬灯”,是为了纪念去世的爱犬。结果收到实物,塑料狗子眼神呆滞,颜色暗得像沾了灰,小姐姐差点气哭。

另一位女士更狠,一口气买了三款:贵宾犬、黑猫、哈士奇。幻想着温馨小动物灯光秀,结果一拆箱:“温馨”直接升级为“灵异”。

记者顺藤摸瓜发现:这些“店”几乎都是同一模板,商品图一样,文案一样,连“夫妻闭店”的桥段都一模一样。

套路核心:先虚标高价,再整清仓折扣,然后玩售后迷宫,最后让消费者自认倒霉。

网友吐槽区:笑点比灯亮

日本网友的评论区比广告本身还精彩:

> 网友 A:十年前我买翡翠,结果收到一个绿色玻璃球。花了 5000 日元,哭着安慰自己交了学费。

网友 B:亚马逊也常有!商品页面写“日本站点”,结果一看发货地是中国。退货还得寄回去,运费比东西贵。

网友 C:我买过“超大容量锂电池”,结果是空壳。想退货?笑死,日本根本没渠道寄回,除非你愿意掏 10 万日元运费。

网友 D:说到底就是贪便宜。4 万砍到 8000,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先想想有没有钉子。

网友 E:好歹人家还给寄了个大象。比那些啥都不寄的骗子,算是“良心诈骗”?

网友 F:我现在买东西都抱着“开盲盒”的心态。能用就赚了,不能用就当抽了个空气。

小哥的血泪总结

买灯前:这是家传宝物!

开箱后:这是废品!

退货时:这是迷宫!

结尾时:这是个笑话。

——唯一没错的地方就是广告写的“错过不再”,小哥确实再也不会买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