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学季
每年都是骗子们拼业绩的高峰期
模仿大使馆等机构的诈骗电话又来了
不知道有多少宝子,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开口就说你护照过期、卷入跨国案件、或者有重要文件未领取……
更离谱的是,电话一转,居然接通了“国内公安”,还拿出你护照号、家庭住址、甚至在英国的学校和住址,劈头盖脸让你转账交“保证金”,你以为这是大使馆?其实是骗子!

图源:Wikipedia
在各种社交媒体上骗子纷纷披上“留学生就业推荐”“大使馆招人”的外衣,和你私聊时突然“亮身份”:我是中国驻英使馆工作人员。
一听这身份很多人信了,然后就顺理成章地骗走你的护照号、照片、住址信息,最后编造理由,比如协助买房、办事,诱导你转钱,或者让你“配合调查”走流程。
特别是刚来英国的新生宝子们,很容易被打个措手不及,最后财产全被掏空。

图源:小红书@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而中国驻英国使领馆早已有提醒:不会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不会以任何形式索取你个人账户信息,更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你转账。如果你接到类似电话,别慌,先直接挂掉!
那么让委员带各位新生宝子们盘点一下在英国容易遇到的诈骗类型:
Car Accident 类

图源:Business Insider
这是骗子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一般他们会自称是各种机构的工作人员,比如警察啦,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等等,说你卷入了一场车祸,造成了一些 damage 或者 injury ,引起你的恐慌情绪。
这类的诈骗其实还是比较容易防范的,听到关键词“car accident”,首先第一个要问自己“我有车么?”如果没有,那么这百分之百是个骗局。
即使有车,宝子们也要相信,如果真的有什么车祸,自己不可能完全没印象,当然也轮不到警察直接来谈赔偿啊,最起码也是要先去警局备案的。
邮寄物品被扣留/没人签收类

图源:Trans-aero.net
这个类别“中枪”最多的就是DHL了,这届骗子特别喜欢冒充 DHL 工作人员,跟你说有重要文件/包裹/违禁品在国内被海关扣留,要补交高额邮资等等。
接到这种电话的宝子们如果真的最近寄送了包裹也别心里打鼓,有没有违禁品肯定自己是最清楚的啊!就算家人真的还没收到包裹可以先去查 tracking number,再不济也可以去快递公司官网问客服。
冒充银行人员套取银行信息

图源:YourLifeChoices
根据不完全统计,骗子冒充的银行人员包括 HSBC、巴克莱、劳埃德等等,一般的套路是确认姓名(一般骗子也只知道你的姓名)后开始问住址等个人信息,再佯装确认信息要你提供银行卡号、security code 等等。
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挂掉电话,接着拨打官网客服电话确认。
许多网友表示自己就遇到了/看见过各式各样的诈骗套路,天天接到诈骗电话已经都是常态。

图源:微信公众号@英国RedScarf 评论区
还有网友表示租房也会遇到诈骗,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然后被骗子谎称为中介骗。

图源:微信公众号@英国RedScarf 评论区
也有网友表示:“诈骗电话就是专门针对华人进行诈骗的。”

图源:微信公众号@英国RedScarf 评论区
还有在一些社交网站上,骗子就喜欢打着大厂的名义进行付费培训来诈骗。

图源:微信公众号@英国RedScarf 评论区
大家还知道哪些在英国容易遇到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