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厦门大叔寻亲新加坡:挨家敲房门,就想让伯伯后人看看老家祖坟

厦门 63 岁的庄清凉,这几十年就盯着一件事 —— 找到在新加坡的亲人,帮过世的爷爷奶奶了却 “一家团聚” 的心愿。

他要找的是已过世舅舅蔡水存的家人。蔡水存生前在新加坡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分别叫卫国、卫家、卫平。最近,他隔着海跟我们聊起这事,说自己为了找他们,快把能试的办法都试遍了。

这十年里,庄清凉两度飞到新加坡,一刻都不想浪费。他带着手写的寻人纸条,专门去蔡水存以前住的直落亚逸街,挨家挨户敲陌生人的门,问 “您知道蔡水存一家人在哪儿吗?” 可得到的答复不是 “这房子早就换主人了”,就是 “四十年前的事了,哪还记清啊”。每次都失望而归,但他从没停下。现在,他还在新加坡雇了私家侦探,就盼着能有线索。

为啥会断联呢?庄清凉说,1974 年蔡水存去世后,两家人就慢慢没了联系,到现在正好四十年。

这里得说句实在的:庄清凉和蔡水存其实没血缘关系。原来,庄清凉的妈妈是奶奶抱养的,蔡水存才是奶奶的亲儿子。但打小,庄清凉就喊蔡水存 “舅舅”,,在他心里,蔡水存就是最亲的长辈。

庄清凉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常收到蔡水存从新加坡寄来的信和生活费。可到了 1970 年代后期,蔡水存走了,他一家也搬出了直落亚逸街,两家人的联系就断了。“我们厦门同安老家的祖坟上,还刻着蔡水存的名字,每年清明去扫墓,就缺他们一家人的身影。”

现在庄清凉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也都成了家,更想找到这些堂兄弟姐妹,让他们能回老家认祖归宗,给祖先磕个头。“这不光是我的心愿,更是要给爷爷奶奶一个交代。”

庄清凉还听过长辈讲,上世纪三十年代,蔡水存 15 岁那年一个人去了新加坡。临走那天,奶奶和妹妹从家里一路送到轮渡码头,看着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海里。这一别,成了两代人心里的遗憾。

“我现在没别的想法,就想找到他们,盼着他们能回来看看祖坟,祭拜下先人。” 庄清凉说,只要能让一家人团聚,对方往返的路费、所有花销,他都愿意承担。

最后他想拜托大家:要是有以前在直落亚逸街住过的街坊,或者认识蔡水存后人的朋友,哪怕只知道一丁点儿线索,都请帮帮忙。对他来说,这不是简单的 “找人”,是血脉和亲情在召唤 —— 既让祖辈安心,也能让整个家族完整起来。